<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名字的成語 (343個)

    141

    公巨人

    成語拼音:
    míng gōng jù rén
    成語解釋:
    亦作“公鉅人”。謂有望的顯要人物。
    成語出處:
    唐·韓愈《徐偃王廟碑》:“自秦至今,公巨人,繼跡史書。”
    142

    高難副

    成語拼音:
    míng gāo nán fù
    成語解釋:
    副:相稱。指盛之下,實際難與相符。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黃瓊傳》:“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之下,其實難副。”
    143

    過其實

    成語拼音:
    míng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聲超過實際才能。
    成語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祿過其功者削,過其實者損。”
    144

    高天下

    成語拼音:
    míng gāo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全國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高天下而光燭鄰國。”
    145

    韁利索

    成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
    成語解釋:
    韁:馬韁繩;索:繩子。比喻功利祿如束縛人的韁繩和鎖鏈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0回:“豈非看破紅塵,頓開韁利索么?”
    146

    韁利鎖

    成語拼音:
    míng jiāng lì suǒ
    成語解釋:
    比喻利束縛人就象韁繩和鎖鏈一樣。
    成語出處:
    宋 柳永《夏云峰》詞:“向此免韁利鎖,虛費光陰。”
    147

    莫可

    成語拼音:
    mò kě míng zhuàng
    成語解釋:
    :用言語說出;狀:描繪,形容。不能用言語來形容。指事物極復雜微妙,無法描述。
    成語出處:
    明 劉基《松風閣記》:“草蟲鳴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狀。”
    148

    利兼收

    成語拼音:
    míng lì jiān shōu
    成語解釋:
    收:收獲。又有又得利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6回:“法子是有的,不過要化幾文,然而倒是個利兼收的事情。”
    149

    流巨子

    成語拼音:
    míng liú jù zǐ
    成語解釋:
    人士與重要人物。
    成語出處:
    蕭乾《未帶地圖的旅人》:“憑著個人奮斗而出人頭地,不是變成百萬富翁,就是當上流巨子。”
    150

    列前茅

    成語拼音:
    míng liè qián máo
    成語解釋:
    次;前茅:春秋時楚國用茅草做報警用的旌旗;行軍時拿著走在隊伍的前面;作為報警的信號;故稱“前茅”。比喻次掛在前面。多指考試或競賽等。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后勁。”
    151

    落孫山

    成語拼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成語解釋:
    字排在孫山后面。指考試未被錄取;榜上無
    成語出處:
    宋 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152

    利雙收

    成語拼音: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成語解釋:
    既得聲,又獲利益。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但愿吾兄從此一帆風順,升官發財,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發,真是利雙收,再好沒有。”
    153

    頂替

    成語拼音:
    mào míng dǐng tì
    成語解釋:
    冒:冒充。冒用別人的義去做某事或竊取他人的權利。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罷,卻怎么綁些柳樹在此,冒頂替?”
    154

    門大族

    成語拼音:
    míng mén dà zú
    成語解釋:
    門:豪門。高貴的、地位顯要的家庭或有特權的家族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況且我既為官,做我配的,須是門大族。”
    155

    而來

    成語拼音:
    mù mí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指仰慕聲而來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紛紛慕而來,西安更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
    156

    目繁多

    成語拼音:
    míng mù fán duō
    成語解釋:
    指事物的花樣或稱非常多。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回:“還有學生衛兵,女子精武軍,及男女赤十字會,目繁多,數不勝數。”
    157

    接腳

    成語拼音:
    mào míng jiě jiǎo
    成語解釋:
    假冒別人的,接替他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韋陟傳》:“后為吏部侍郎,常病選人冒接腳,闕員既少,取士良難。”
    158

    門舊族

    成語拼音:
    míng mén jiù zú
    成語解釋:
    門:有聲望的豪門。有聲望的世族之家
    成語出處:
    元·無氏《鴛鴦被》第一折:“這個人就是當初老相公借銀子的劉員外,他是門舊族,現有百萬家財。”
    159

    其妙

    成語拼音:
    mò míng qí miào
    成語解釋:
    莫:沒有什么人;:表達;說出。沒有人能夠說出其中的奧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陬邑官親》:“及進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其妙。”
    160

    貿實易

    成語拼音:
    míng mào shí yì
    成語解釋:
    貿:齊等;易:變易。指稱相似,實質不同。
    成語出處:
    《商君書·開塞》:“二者貿實易,不可不察也。”
    * 名的成語,帶名字的成語,包含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