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名字的成語 (343個)

    101

    及第成

    成語拼音:
    jí dì chéng míng
    成語解釋: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并得到功
    成語出處: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得一個及第成,卻又早負德辜恩。”
    102

    久負盛

    成語拼音:
    jiǔ fù shèng míng
    成語解釋:
    負:承受,承擔,引申為享有。長時期地享有好的聲。
    成語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鑒賞方面的久負盛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國營公司的,成為國家干部。”
    103

    急功近

    成語拼音:
    jí gōng jìn míng
    成語解釋:
    急于求成,貪圖虛
    成語出處:
    《清史稿·高其倬等傳論》:“為政持大體,與夫急功近,流于苛刻。”
    104

    妒能

    成語拼音:
    jīn míng dù néng
    成語解釋:
    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聲而嫉妒賢能。
    成語出處:
    《后漢書 崔骃傳》:“其達者或矜妒能,恥策非己,舞筆奮辭,以破其義。”
    105

    嫉能

    成語拼音:
    jīn míng jì néng
    成語解釋:
    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聲而嫉妒賢能。
    成語出處:
    漢 崔寔《政論》:“其達者或矜嫉能,恥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
    106

    托姓

    成語拼音:
    jiǎ míng tuō xìng
    成語解釋:
    冒充別人姓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3回:“俺哥哥不是這般的人,多有依草附木,假托姓的在外頭胡做。”
    107

    舉世聞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én míng
    成語解釋:
    舉:全。全世界都聽到聲。形容知度很高。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卷七 雜藝》:“王逸少風流才士,蕭散人。舉世但知其書,翻以能自蔽也。”
    108

    久聞大

    成語拼音:
    jiǔ wén dà míng
    成語解釋:
    聞:聽到。早就聽到對方的盛。多用作初見面時的客套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朱仝道:‘久聞大。’連忙下拜。”
    109

    損實

    成語拼音:
    kuī míng sǔn shí
    成語解釋:
    虧:損耗。和實都受到損失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虧損實,為國為身,知其不可。”
    110

    責實

    成語拼音:
    kòng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控:引;責:求。使聲與實際相符。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若夫控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111

    責實

    成語拼音:
    kǎo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考:查核。考核稱與實際是否相符
    成語出處:
    唐·劉知畿《史通·題目》:“考責實,奚其喪歟?”
    112

    利韁

    成語拼音:
    lì jiāng míng suǒ
    成語解釋:
    韁:韁繩。鎖:鎖鏈。和利像韁繩和鎖鏈一樣把人束縛住了。
    成語出處:
    元·王喆《轉調丑奴兒》:“利韁鎖休貪戀,韶華迅速如流箭。”
    113

    責實

    成語拼音:
    lǎn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指觀其而考其實績
    成語出處:
    漢 董仲舒《春秋繁露 考功》:“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煩,攬責實,不得虛言。”
    114

    利惹

    成語拼音:
    lì rě míng qiān
    成語解釋:
    亦作“利綰牽”。謂為利所誘惑羈絆。
    成語出處:
    元·張歌《湘妃怨·樂閑》曲:“想當年,利惹牽。”
    115

    利鎖

    成語拼音:
    lì suǒ míng ji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利束縛人就象韁繩和鎖鏈一樣。
    成語出處:
    宋 方千里《慶春宮》詞:“人生如寄,利鎖韁,何用縈縈?”
    116

    烈士徇

    成語拼音:
    liè shì xùn míng
    成語解釋:
    忠貞義烈之士為保全譽而獻出生命。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夸者死權,眾庶馮生。”
    117

    立身揚

    成語拼音:
    lì shēn yáng míng
    成語解釋:
    立身:使自己在社會上有相當地位;揚:傳布。使自己立足于社會,聲遠揚。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潛精墳籍,立身揚。”
    118

    利綰

    成語拼音:
    lì wǎn míng qiān
    成語解釋:
    見“利惹牽”。
    成語出處:
    明·高明《琵琶記·副末開場》:“一舉鰲頭,再婚牛氏,利綰牽竟不歸。”
    119

    羅織罪

    成語拼音:
    luó zhī zuì míng
    成語解釋:
    指捏造罪,陷害無辜的人。
    成語出處:
    《舊唐書·來俊臣傳》:“招集無賴數百人,令其告事,共為羅織,千里響應。”
    120

    不符實

    成語拼音:
    míng bù fú shí
    成語解釋:
    聲與實際不符
    成語出處:
    廖仲愷《對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訓話》:“所謂盛難負,不符實,反為見笑。”
    * 名的成語,帶名字的成語,包含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