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名字的成語 (343個)

    221

    師出無

    成語拼音:
    shī chū wú míng
    成語解釋:
    師:軍隊;義;理由。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也引申為做某事沒有正當理由。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上》:“兵出無,事故不成。”
    222

    師出有

    成語拼音:
    shī chū yǒu míng
    成語解釋:
    師:軍隊;義,引伸為理由。出兵必有正當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師必有。”
    223

    身廢

    成語拼音:
    shēn fèi míng liè
    成語解釋:
    見“身敗裂”。
    成語出處:
    朱自清《史記·漢書第九》:“他覺得自己已經身廢裂,要發抒意中的郁結,只有這一條通路。”
    224

    樹功揚

    成語拼音:
    shù gōng yáng míng
    成語解釋:
    樹:建立;揚:稱頌。建立功業,流芳于世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雋不疑傳》:“凡為吏,太剛則折,太柔則廢,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樹功揚,永終天祿。”
    225

    鼠技虎

    成語拼音:
    shǔ jì hǔ míng
    成語解釋:
    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蟲小技敢冒老虎的威。指當權者作威作福欺壓百姓
    成語出處:
    《雪濤小說》:“夫至于挾鼠技,冒虎,立民上者皆鼠輩。”
    226

    射利沽

    成語拼音:
    shè lì gū míng
    成語解釋:
    謀取財利和譽。
    成語出處:
    明·范濂《云間據目抄·張昉》:“乃跡寄林泉,心懸富貴,旦暮奔走,射利沽而叩其中,且空空無當于用。”
    227

    大噪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dà zào
    成語解釋:
    由于聲高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成語出處:
    228

    赫奕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hè yì
    成語解釋:
    赫奕:顯耀盛大的樣子。聲顯赫
    成語出處:
    宋·陸游《送襄陽鄭帥唐老》詩:“聲赫奕動夫子,家世富貴連椒房。”
    229

    俱敗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bài
    成語解釋:
    猶言身俱滅。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6回:“今日為公孫枝所誘,死于王城,身俱敗,豈不哀哉!”
    230

    俱滅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miè
    成語解釋:
    謂身軀與聲一齊毀滅。
    成語出處:
    晉·桓玄《與劉宰之書》:“孰與頭足異處,身俱滅,為天下笑哉。”
    231

    藉甚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jí shèn
    成語解釋:
    藉甚:通“籍甚”,盛大。聲顯赫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周天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和墓志銘》:“公稟山岳之靈,擅風云之氣,容止矜莊,聲藉甚。”
    232

    俱泰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jù tai
    成語解釋:
    譽、地位都安穩。形容生活舒泰。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哆》:“士當令身俱泰,何至以翁牖語人。”
    233

    狼藉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語解釋:
    譽;聲;狼藉: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后借以形容散亂;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形容聲望和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蒙恬列傳》:“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于諸侯。”唐 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布于諸國。”
    234

    狼籍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語解釋:
    形容望聲譽敗壞到了極點,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珊珊》:“邑之仕宦眷屬,聞之成不平,聲狼籍。”
    235

    兩泰

    成語拼音:
    shēn míng liǎng tai
    成語解釋:
    見“身俱泰”。
    成語出處:
    南朝·陳·周弘讓《與徐陵書薦方圓》:“吾荷朝思,得安丘壑,身兩泰,夫復奚言。”
    236

    難副

    成語拼音:
    shèng míng nán fù
    成語解釋:
    盛:大;副:相稱,符合。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聲相符。指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黃瓊傳》:“盛之下,其實難副。”
    237

    鵲起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què qǐ
    成語解釋:
    形容知度迅速提高。
    成語出處: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朱文元﹞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無所表見,至洪班則聲鵲起,班中人稱為戲忠臣。
    238

    烜赫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xuǎn hè
    成語解釋:
    烜赫:形容聲或氣勢很盛。聲顯赫
    成語出處:
    唐·韓偓《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長句四韻兼呈諸同年》:“聲烜赫文章士,企紫雍容富貴身。”
    239

    之下,其實難副

    成語拼音:
    shèng míng zhī xià,qí shí nán fù
    成語解釋:
    盛:大;副:相稱,符合。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聲相符。指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之下,其實難副。”
    240

    殺身成

    成語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míng
    成語解釋:
    為正義捐棄生命而贏得美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士固有殺身以成,唯義之所在,雖死無所恨。”
    * 名的成語,帶名字的成語,包含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