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名字的成語 (343個)

    241

    士紳

    成語拼音:
    shì shēn míng liú
    成語解釋:
    指有錢有勢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特別對于中間分子士紳流,尤為重要,過去我們同志對進步分子都團結不好,對他們更差了。”
    242

    身死

    成語拼音:
    shēn sǐ míng rǔ
    成語解釋:
    辱:玷辱。人死了聲譽還受到了玷辱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6回:“但當以鄭忽標題,專寫三折,而未折證以魯桓公之求援,而反致身死辱。”
    243

    死無所

    成語拼音:
    sǐ wú suǒ míng
    成語解釋:
    :為世人知曉。雖死而不為人所稱道。指白白地送死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非壯士也。”
    244

    身顯

    成語拼音:
    shēn xiǎn míng yáng
    成語解釋:
    身世顯赫,聲遠揚。
    成語出處:
    元·施惠《幽閨記·推就紅絲》:“兄弟,所喜者志得意滿,身顯揚;所悲者家園蕩廢,恐瑟凄涼。”
    245

    碩彥

    成語拼音:
    shuò yàn míng rú
    成語解釋:
    碩:大;彥:有才學的人。指有聲的大學者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結多少碩彥儒;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韋帶。”
    246

    豎子成

    成語拼音:
    shù zǐ chéng míng
    成語解釋:
    指無能者僥幸得以成
    成語出處:
    《晉書 阮籍傳》:“(阮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
    247

    實至

    成語拼音:
    shí zhì míng guī
    成語解釋:
    實:實際的成就;至:達到;譽;歸:到來。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自然就有聲譽。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倫修行,終受當事之知;實至歸,反作終身之玷。”
    248

    徒負虛

    成語拼音:
    tú fù xū míng
    成語解釋:
    見“徒有虛”。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我知道趙伯韜肯放款子,就可惜我這‘紅頭火柴’徒負虛,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
    249

    愛利

    成語拼音:
    tān míng ài lì
    成語解釋:
    貪圖位,喜好錢財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汾州大達無業國師》:“貪愛利,汨沒世途。”
    250

    道姓

    成語拼音:
    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語解釋:
    提、道:說。直呼他人姓,對人不夠尊敬。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一回:“這里老太太才說這一個,他又來提道姓的了。”
    251

    道姓

    成語拼音:
    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語解釋:
    猶指道姓。指對人不尊敬。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這個窮弟子孩兒,要錢則要錢,題道姓怎的。”
    252

    圖利

    成語拼音:
    tān míng tú lì
    成語解釋:
    貪圖好的聲,追逐個人私利
    成語出處:
    明·徐元《八義記·嬰投杵臼》:“貪圖利世間人,不修因果恁癡心。”
    253

    逐利

    成語拼音:
    tān míng zhú lì
    成語解釋:
    貪圖好的聲,追逐個人私利。亦作“貪圖利”。
    成語出處:
    明·高明《琵琶記·旌表》:“老夫當初也只道你貪逐利,撇了父母妻室,不肯還家。”
    254

    忝竊虛

    成語拼音:
    tiǎn qiè xū míng
    成語解釋:
    忝:謙詞,愧;竊:竊據。空有虛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曾國藩日記》:“忝竊虛,毫無實際,愧悔之至!”
    255

    徒有其

    成語拼音:
    tú yǒu qí míng
    成語解釋:
    光有它的。指有無實。徒:空;白白地;:不符合實際的聲。
    成語出處:
    宋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銓選之門,徒有其,莫責其實。”
    256

    徒擁其

    成語拼音:
    tú yōng qí míng
    成語解釋:
    徒:只。空有望。指有無實
    成語出處:
    《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軍機領袖》:“軍機大臣有時多至六七人,而權實操于領袖,新進者畫諾奉行,徒擁其也。”
    257

    徒有虛

    成語拼音:
    tú yǒu xū míng
    成語解釋:
    空有望。指有無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聽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乃庸才耳!’”
    258

    徒擁虛

    成語拼音:
    tú yōng xū míng
    成語解釋:
    見“徒有虛”。
    成語出處:
    高陽《慈禧全傳》:“兵部徒擁虛,擬正為陸軍部,以練兵處、太仆寺并入,而海軍部暫隸焉。”
    259

    枉擔虛

    成語拼音:
    wǎng dān xū míng
    成語解釋:
    枉:徒然。白白占有位,形同虛設;空有其并無實際內容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現在這兩位姨娘,也是枉擔虛的。”
    260

    蝸角虛

    成語拼音:
    wō jiǎo xū míng
    成語解釋:
    蝸角:蝸牛的角,比喻細微。微小而沒有作用的聲。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 或注警悟》詞:“蝸角虛,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
    * 名的成語,帶名字的成語,包含名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