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可字的成語 (375個)

    321

    笑容

    成語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成語解釋:
    臉上的笑容好像以用手捧起來一樣。形容笑容滿面。掬:用雙手捧起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掬,焚香操琴。”
    322

    夏日

    成語拼音:
    xià rì kě wèi
    成語解釋: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成語出處:
    《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愛,夏日畏。”
    323

    秀色

    成語拼音:
    xiù sè kě cān
    成語解釋:
    美麗的容貌或秀麗的景色好像以當飯吃。形容女性容貌美麗動人;或景色非常美;讓人入迷忘情。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餐。”
    324

    獻替

    成語拼音:
    xiàn tì kě fǒu
    成語解釋:
    同“獻替否”。
    成語出處:
    《明史·職官志》:“掌獻替否,奉陳規誨。”
    325

    星星之火,以燎原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一點點小火星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向邇。”張鴻《續孽海花》第57回:“你不輕視了。星星之火,以燎原,不曉得怎么結局呢!”
    326

    有案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chá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7章:“我是公務人員,一切手續證件齊全不缺,有案查,有憑證。”
    327

    有案

    成語拼音:
    yǒu àn kě jī
    成語解釋: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證據查。
    成語出處: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有案稽的。”
    328

    以不濟

    成語拼音:
    yǐ bù jì kě
    成語解釋: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君所謂否,而有焉,臣獻其,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后以“以不濟”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君所謂否,而有焉,臣獻其,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也。獻君之否,以成君。”
    329

    杳不

    成語拼音:
    yǎo bù kě dé
    成語解釋:
    杳:不見蹤影,沒有跡象。沒有一點消息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求之市中數日,杳不得。”
    330

    愚不

    成語拼音:
    yú bù kě jí
    成語解釋:
    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及也,其愚不及也。”
    331

    杳不

    成語拼音:
    yǎo bù kě wén
    成語解釋:
    再也聽不到。形容聲音斷絕。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0回:“誰知秦敬宇在家,這孫蘭姬別要說見他的影響,你就再要聽他聲咳嗽也杳不聞。”
    332

    欲不

    成語拼音:
    yù bù kě zòng
    成語解釋:
    欲:欲望;縱:放縱。欲望不放縱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敖不長,欲不從,志不滿,樂不極。”
    333

    一蹴

    成語拼音:
    yī cù kě jiù
    成語解釋: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成語出處:
    茅盾《漫談文藝創作》:“但是,世界觀的改造決非一蹴就,恐怕還有人體會不深。”
    334

    一蹴

    成語拼音:
    yī cù kě jǐ
    成語解釋:
    同“一蹴而就”。幾,近,及。
    成語出處: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二節:“天下事非一蹴幾者。”
    335

    冤仇解不

    成語拼音:
    yuān chóu kě jiě bù kě jié
    成語解釋:
    佛教主張結下冤仇的雙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結仇不放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目前應該全力都對付官軍,不應讓屁股后出了亂子。冤仇解不結,何況咱們同本地各縣的大小桿子素來無冤無仇。”
    336

    依阿兩

    成語拼音:
    yī ē liǎng kě
    成語解釋:
    依:贊成;阿:不贊成。贊成或不贊成都行。指對問題沒有明確的意見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憲宗元和四年》:“茍求便身,率為依阿兩之言。”
    337

    一發而不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文帝》:“亂敗之及,一發而不收也。”
    338

    一發而不收拾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們在文七爺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爺醉后之言,又全被統領聽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氣,又是醋,并在一處,一發而不收拾。”
    339

    油光

    成語拼音:
    yóu guāng kě jià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光亮潤澤。
    成語出處:
    魯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
    340

    有機

    成語拼音:
    yǒu jī kě chéng
    成語解釋:
    機:機會;乘:趁。有空子鉆。指客觀上提供了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0回:“今魏有隙乘,不就此時伐之,更待何時?”
    * 可的成語,帶可字的成語,包含可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