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發字的成語 (322個)

    161

    精采秀

    成語拼音:
    jīng cǎi xiù fā
    成語解釋:
    精采:精神、神采;秀:煥。形容人的精神煥
    成語出處:
    《晉書·慕容超載記》:“精采秀,容止可觀。”
    162

    被褐

    成語拼音:
    jiǎn fā bèi hè
    成語解釋:
    見“剪披緇”。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里中豪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被褐,訪道于牛頭山。”
    163

    銼藳

    成語拼音:
    jié fà cuò gǎo
    成語解釋:
    銼藳:銼碎褥草。把頭剪了賣錢招待客人,銼碎褥草給客人喂馬。指誠摯待客
    成語出處:
    明·徐渭《壽史母序》:“陶侃之母貧約無他營也,截銼藳,以易其供,以給其秣。”
    164

    杜門

    成語拼音:
    jiǎn fà dù mén
    成語解釋:
    :剪掉頭,指削為僧。杜門:閉門。剪為僧,閉門不出。
    成語出處:
    明·張溥《五人墓碑記》:“由是以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165

    夫妻

    成語拼音:
    jié fà fū qī
    成語解釋:
    :束;指初成年。初成年結成的夫妻。后特指原配夫妻。
    成語出處:
    漢 蘇武《詩四首》之三:“結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166

    雞膚鶴

    成語拼音:
    jī fū hè fā
    成語解釋:
    皮膚起皺,頭變白。形容衰老。形容老年人皮膚皺、頭白。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雞皮,蓬頭歷齒。”
    167

    留賓

    成語拼音:
    jié fā liú bīn
    成語解釋:
    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訪,陶母湛氏剪賣以治饌款客,并剉碎草薦以供其馬。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后以“截留賓”為賢母好客的典故。
    成語出處:
    晉陶侃少家貧。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訪,陶母湛氏剪賣以治饌款客,并剉碎草薦以供其馬。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
    168

    披褐

    成語拼音:
    jiǎn fà pī hè
    成語解釋:
    :剪掉頭,指削為僧;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比喻剪為僧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謝小娥傳》:“里中豪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被褐,訪道于牛頭山。”
    169

    披緇

    成語拼音:
    jiǎn fā pī zī
    成語解釋:
    亦作“剪被褐”。削,身著僧尼服裝。謂出家為僧尼。
    成語出處:
    唐·蔣防《霍小玉傳》:“妾便舍棄人事,剪披緇,夙昔之愿。”
    170

    佯狂

    成語拼音:
    jiě fà yáng kuáng
    成語解釋:
    :把頭散開。佯:假裝。散開頭假裝癲狂。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六卷:“比干諫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佯狂而去。”
    171

    舉例

    成語拼音:
    jǔ lì fā fán
    成語解釋:
    凡:揭示全書的通例。指分類舉例,說明全書的體例。
    成語出處:
    晉 杜預《序》:“其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172

    賤斂貴

    成語拼音:
    jiàn liǎn guì fā
    成語解釋:
    見“賤斂貴出”。
    成語出處:
    《新唐書·鄭珣瑜傳》:“既至河南,清靜惠下,賤斂貴,以便民。”
    173

    雞皮鶴

    成語拼音:
    jī pí hè fà
    成語解釋:
    皮膚皺,頭蒼白。指老人。
    成語出處:
    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與真同。”
    174

    精神煥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àn fā
    成語解釋:
    :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成語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后集 太學文變》:“江東李謹思、熊瑞諸人,倡為變體,奇詭浮艷,精神煥,多用《莊》《列》之語,時人謂之換字文章。”
    175

    借題

    成語拼音:
    jiè tí fā huī
    成語解釋:
    揮: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達出來。借談論另一個題目來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
    成語出處:
    王衡《郁輪袍》第二折:“我隨分劃幾劃便罷,這個原是借題揮。”
    176

    箭無虛

    成語拼音:
    jiàn wú xū fā
    成語解釋:
    箭:弓箭;虛:空。箭射得準,每必中。形容箭術高明
    成語出處:
    《晉書·陶侃傳》:“朱伺與賊水戰,左右三人上弩給伺,伺望敵射之,箭無虛。”
    177

    箭在弦上,不得不

    成語拼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成語解釋:
    箭:弓箭;弦:弓上用以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動的時候
    成語出處: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
    178

    一噱

    成語拼音:
    kě fā yī jué
    成語解釋:
    真引人笑。
    成語出處:
    179

    枯木

    成語拼音:
    kū mù fā róng
    成語解釋:
    枯萎的樹木恢復生機。比喻衰亡的事物重獲新生。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七啟》:“夫辯言之艷,能使窮澤生流,枯木榮。”
    180

    曠若

    成語拼音:
    kuàng ruò fā méng
    成語解釋:
    曠:開朗;矇: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朗。比喻人頭腦開竅,明達起來
    成語出處:
    三國·魏·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矇。”
    * 發的成語,帶發字的成語,包含發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