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發字的成語 (322個)

    181

    曠若

    成語拼音:
    kuàng ruò fā méng
    成語解釋:
    曠:空曠;開闊。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開闊明朗,好像雙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見了東西。亦比喻使人頭腦忽然開竅,明達起來。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應璩《與從弟君苗君胄書》:“閑者此游,喜歡無量,登芒濟河,曠若蒙。”
    182

    摧枯

    成語拼音:
    liǎo fà cuī kū
    成語解釋:
    :火燒毛;摧枯:折斷枯木。比喻消滅敵人極容易。
    成語出處:
    《隋書·音樂志下》:“攻如燎,戰似摧枯。”
    183

    謹飭

    成語拼音:
    liǎn fā jǐn chì
    成語解釋:
    斂:收集;:散;謹飭:認真仔細。指對糧食、物資的收集與放認真仔細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貞符》:“鄉為義廩,斂謹飭。”
    184

    梨眉艾

    成語拼音:
    lí méi ài fā
    成語解釋:
    俱白。形容年高。
    成語出處:
    清·檗子《聊齋志異俠女篇彈詞》:“其子后來鏡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壽而康。”
    185

    令人

    成語拼音:
    lìng rén fà zhǐ
    成語解釋:
    令:使得;指:頭豎起來。憤怒得使人頭都豎直起來。也作“令人豎。”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盜跖》:“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上指冠。”
    186

    留中不

    成語拼音:
    liú zhōng bù fā
    成語解釋: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宮禁中,不交議也不批答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5回:“武后臨朝,心中郁悶,曾三上封章,勸其謹守婦道,迎主還朝,武后俱留中不。”
    187

    不寐

    成語拼音:
    míng fā bù mèi
    成語解釋:
    :破曉,天色亮;寐:昨。通宵未睡。
    成語出處:
    《詩·小雅·小宛》:“明不寐,有懷二人。”
    188

    不爽

    成語拼音:
    máo fā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猶毫不爽。
    成語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二卷:“四至八到,方方湊合,求其毛不爽難矣。”
    189

    倒豎

    成語拼音:
    máo fā dǎo shù
    成語解釋:
    倒豎:尾端朝上直立。汗毛、頭都豎起來。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緊張。亦作“毛皆豎”、“毛盡豎”、“毛為豎”。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0回:“騰讀畢,毛倒豎,咬牙嚼舌,滿口流血。”
    190

    盡豎

    成語拼音:
    máo fà jìn shù
    成語解釋:
    豎:直立。汗毛和頭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71回:“黑蠻龍聽了,不覺腮邊火冒,毛盡豎。”
    191

    皆豎

    成語拼音:
    máo fà jiē shù
    成語解釋:
    豎:直立。汗毛和頭都豎立起來。形容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六回:“猛然間聽的呼呼風響,楊忠覺得毛皆豎,連忙起身,手掣寶劍。”
    192

    悚立

    成語拼音:
    máo fà sǒng lì
    成語解釋:
    :頭和汗毛;聳:豎起。頭與汗毛豎起。形容非常恐懼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迄今思之,尚毛悚立也。”
    193

    悚然

    成語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亦作“毛聳然”。毛豎起。極言驚駭、恐懼。
    成語出處: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戴監生》:“戴監生偷聽到兩個鬼的一番議論,議論中居然提到他。戴驟聆至此,毛悚然。”
    194

    聳然

    成語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成語解釋:
    見“毛悚然”。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朵思見之,毛聳然,回顧孟獲曰:‘此乃神兵也!’”
    195

    森豎

    成語拼音:
    máo fà sēn shù
    成語解釋:
    豎:直立。汗毛和頭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岳珂《桯史·館娃浯溪》:“余忽心動,毛森豎,乃跡故步,還至水滸。”
    196

    絲粟

    成語拼音:
    máo fà sī sù
    成語解釋:
    比喻十分細小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歐陽洵《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方是之時,天下之人,毛絲粟之才,紛紛然而起。”
    197

    之功

    成語拼音:
    máo fà zhī gōng
    成語解釋:
    形容極微小的功勞。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植《求自試表》:“竊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之功,以報所受之恩。”
    198

    捫隙

    成語拼音:
    mén xì fā xià
    成語解釋:
    捫:摸;罅:裂縫。尋找縫隙。指尋找可乘之機
    成語出處:
    宋·王令《答劉公著微之書》:“今夫人爵,人之求者,猶研精苦思,捫隙罅,以窺求門戶,雖所學固不中節,然張巧射中之心不為不勤矣。”
    199

    沖冠

    成語拼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成語解釋:
    冠:帽子。憤怒得頭豎起;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上沖冠。”
    200

    擿伏

    成語拼音:
    niǎo fú fā yǐn
    成語解釋:
    擿:揭露。伏:隱藏。:揭。隱:隱蔽。揭露檢舉壞人和隱藏的壞事。亦作“擿奸伏”、“擿伏奸”。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9卷:“蒞任之后,擿伏隱,不畏豪橫,不上半年,治得縣中奸尻斂跡,盜賊潛蹤,人民悅服。”
    * 發的成語,帶發字的成語,包含發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