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出字的成語 (415個)

    241

    賤斂貴

    成語拼音:
    jiàn liǎn guì chū
    成語解釋:
    低價賣進,高價賣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曹成王碑》:“王始政于溫,終政于襄,恒平物估,賊斂貴。”
    242

    將門

    成語拼音:
    jiàng mén chū jiàng
    成語解釋:
    將門:世代為將帥的人家。指將帥家門將帥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謂將門將矣。”
    243

    盡銳

    成語拼音:
    jìn ruì chū zhàn
    成語解釋:
    把所有的精銳部隊派作戰。比喻派了主力,用上了殺手锏
    成語出處:
    《晉書·苻生載記》:“黃眉從之,遣羌率騎三千軍于壘門。襄怒,盡銳戰。”
    244

    賤入貴

    成語拼音:
    jiàn rù guì chū
    成語解釋:
    低價買進,高價賣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一回:“至于涉險履危,梯山航海,賤入貴,貿易開張,能思善算。”
    245

    酒入舌

    成語拼音:
    jiǔ rù shé chū
    成語解釋: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歡嘮叨。
    成語出處: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十卷:“臣聞之酒入者舌,舌者棄身,不寧棄酒乎?”
    246

    絕世

    成語拼音:
    jué shì chū chén
    成語解釋:
    遠離世俗塵世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局詐》:“遂鼓《御風曲》其聲冷冷,有絕世塵之意。”
    247

    進退

    成語拼音:
    jìn tuì chū chǔ
    成語解釋:
    指仕途的升遷和降職,仕和退隱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與元九書》:“進退處,何往而不自得哉?”
    248

    計無所

    成語拼音:
    jì wú suǒ chū
    成語解釋:
    計:計策,辦法。想不什么辦法。
    成語出處:
    《晉書 顧榮傳》:“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于時賢愚計無所。”
    249

    計無由

    成語拼音:
    jì wú yóu chū
    成語解釋:
    同“計無所”。
    成語出處:
    《異苑》:“苻堅為慕容沖所襲,堅馳騧馬,墮而落澗,追兵幾及,計無由。”
    250

    間見層

    成語拼音:
    jiàn xiàn céng chū
    成語解釋:
    先后一再現。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掏擢胃腎,神施鬼設,間見層。”
    251

    匠心獨

    成語拼音:
    jiàng xīn dú chū
    成語解釋:
    匠心:工巧的心思;獨:獨自。形容巧妙而獨特的藝術構思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有王者氣。”
    252

    君子交絕,不惡聲

    成語拼音:
    jūn zǐ jiāo jué,bù chū è shēng
    成語解釋: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惡聲:傷害詆毀的話。有道德的人即使絕交也不互相詆毀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毅列傳》:“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惡聲。”
    253

    科班

    成語拼音:
    kē bān chū shēn
    成語解釋:
    科班:指舊時招收兒童;培養為戲曲演員的組織。比喻具有受過正規教育或訓練的資格。
    成語出處:
    茅盾《升學與就業》:“中外古今有不少偉大的事業家都不是‘學校’‘科班’身,甚至科學家也有從沒進過什么理工大學的!”
    254

    不遜

    成語拼音:
    kǒu chū bù xùn
    成語解釋:
    遜:恭順;謙遜。說的話非常不謙遜;沒有禮貌。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說我訛他,還口不遜,打了我一頓,求老爺公斷。”
    255

    大言

    成語拼音:
    kǒu chū dā yán
    成語解釋:
    說大話。形容說話狂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御者見考叔口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腳觀看。”
    256

    狂言

    成語拼音:
    kǒu chū kuáng yán
    成語解釋:
    嘴里說狂妄自大的話。指說話狂妄、放肆。也指胡說八道。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二回:“宋江聽得,慌忙過來看時,卻是‘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在閣子內吃得大醉,口狂言。”
    257

    開柙

    成語拼音:
    kāi xiá chū hǔ
    成語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后多比喻放縱壞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孔子曰:‘……虎兕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258

    略不世

    成語拼音:
    lüè bù shì chū
    成語解釋:
    略:計劃,謀略;世:時代。謀略高明,世間少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此所謂功無二于天下,而略不世者也。”
    259

    冰花

    成語拼音:
    liù chū bīng huā
    成語解釋:
    :雪的結晶一般為六角形。指雪花
    成語出處:
    《宋書·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花雪獨六。”
    260

    紛飛

    成語拼音:
    liù chū fēn fēi
    成語解釋:
    :雪花六角,因別稱“六”。大雪紛紛。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凡草木花多五,雪花獨六。”
    * 出的成語,帶出字的成語,包含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