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出字的成語 (415個)

    221

    行行狀元

    成語拼音:
    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成語解釋:
    狀元;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唐、宋時稱進士及第的第一名;元代稱殿式第一等第一名。后比喻本行中成績最好的人。每種職業都有杰的人才。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玉抱肚 贈趙今燕》曲:“琵琶輕掃動人憐,須信行行狀元。”
    222

    橫見側

    成語拼音:
    héng jiàn cè chū
    成語解釋:
    謂不自正面而從側面表露來。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由水溪至水心崖記》:“四面峰巒如花蕊,纖苞濃朵,橫見側,二十里內,秀蒨閣眉,殆不可狀。”
    223

    狐鳴魚

    成語拼音:
    hú míng yú chū
    成語解釋:
    鳴:叫。指動員眾人起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夜篝火,狐鳴曰:‘大楚興,陳勝王。’”
    224

    合盤托

    成語拼音:
    hé pán tuō chū
    成語解釋:
    指全部顯露或說
    成語出處:
    清 李光庭《鄉言解頤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羨之眼,敗家婦不足之心,合盤托。”
    225

    和盤托

    成語拼音:
    hé pán tuō chū
    成語解釋:
    和:連同。(端東西時)連盤子全部拿來。后比喻毫不隱瞞;全部說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飯罷,田氏將莊子所著《南華真經》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盤托獻與王孫。”
    226

    好事不門,惡事傳千里

    成語拼音: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
    227

    好事不門,惡事行千里

    成語拼音:
    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門,惡事行千里。’”
    228

    好事不門,惡事揚千里

    成語拼音: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門,惡事揚千里。”
    229

    虎兕

    成語拼音:
    hǔ sì chū xiá
    成語解釋:
    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虎兕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230

    行伍

    成語拼音:
    háng wǔ chū shēn
    成語解釋:
    行伍:古代軍隊編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當兵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3回:“幸虧炮船上統帶趙大人是行伍身,天生海量。”
    231

    紅杏

    成語拼音: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成語解釋:
    紅色的杏花穿墻外。指春天一派繁榮景象;也喻指大好形勢。
    成語出處:
    宋 葉紹翁《游小園不值》詩:“春風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墻來。”
    232

    橫翔捷

    成語拼音:
    héng xiáng jié chū
    成語解釋:
    謂超逸特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上劉侍讀書》:“執五寸之翰,書方尺之簡,而列于大夫之上,橫翔捷,冠壓百吏。”
    233

    呼之或

    成語拼音:
    hū zhī huò chū
    成語解釋: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形容所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也指人選已醞釀成熟,即將就任
    成語出處:
    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
    234

    呼之欲

    成語拼音:
    hū zhī yù chū
    成語解釋:
    呼:招呼;之:代詞;指代呼喚的對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聲;他就會來似的。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生動。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
    235

    無聊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ú liáo
    成語解釋:
    主意于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王濞列傳》:“上復責問吳使者,使者對曰:‘……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唯上棄之,而與更始。’”
    236

    無奈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ú nai
    成語解釋:
    同“計無聊”。
    成語出處:
    明·孟稱舜《花舫緣》第二:“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只是計無奈。”
    237

    萬全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àn quán
    成語解釋:
    萬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成語出處:
    元 戴良《論長孫無忌》:“無忌于此,亦可謂計萬全矣。”
    238

    萬死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àn sǐ
    成語解釋:
    謂謀劃來自必死的決心。
    成語出處:
    《宋書·武帝紀》:“不然。彼兵速銳,計萬死。”
    239

    計將安

    成語拼音:
    jì jiāng ān chū
    成語解釋:
    計:計策;計謀;安:怎樣。計謀將怎樣制定呢?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
    240

    進進

    成語拼音:
    jìn jìn chū chū
    成語解釋:
    走進走,穿進穿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霞芬進進,招呼得十二分殷勤。”
    * 出的成語,帶出字的成語,包含出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