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兵字的成語 (226個)
-
61
兵猶火也,不戢自焚
- 成語拼音:
- bīng yóu huǒ yě,bù jí zì fén
- 成語解釋:
- 戢:停;焚:燒。戰爭就像玩火,不在適當的情況下停止就會燒死自己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
62
兵勇將猛
- 成語拼音:
-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
- 成語解釋:
- 士兵勇敢,將帥勇猛。形容戰斗力很強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6回:“訴說宋江等兵勇將猛,折了五將,全軍覆沒,特來懇告元帥,借兵報仇。”
-
63
兵已在頸
- 成語拼音:
- bīng yǐ zài jǐng
- 成語解釋:
- 頸:頸項。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險已非常逼近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5回:“夷吾曰:‘此輩兵已在頸,尚欲累人耶?’”
-
64
兵以詐立
- 成語拼音:
- bīng yǐ zhà lì
- 成語解釋:
- 兵:軍事,戰爭;詐:欺騙。用兵作戰要善于用計謀迷惑對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軍爭》:“兵以詐立,以利功,以分合為變者也。”
-
65
兵在精而不在多
- 成語拼音:
-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 成語解釋:
- 兵士在于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 成語出處:
- 《五代史平話 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
66
兵在其頸
- 成語拼音:
- bīng zài qí jǐng
- 成語解釋:
- 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險已非常逼近
- 成語出處:
- 《國語 周語中》:“兵在其頸,不可久矣。”
-
67
赤壁鏖兵
- 成語拼音:
- chì bì áo bīng
- 成語解釋:
- 鏖:激戰。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伐吳,孫權聯合劉備軍隊聯合抗曹,聯軍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戰。泛指激烈的戰斗。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劉備那廝,暗地奪取荊州,想他赤壁鏖戰,全仗我東吳力氣。”
-
68
殘兵敗將
- 成語拼音: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成語解釋: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剩下的士兵;打敗的將官。形容損失慘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戰斗力的軍隊。也作“殘兵敗卒”、“敗將殘兵”。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伐晉興齊》第四折:“如今追擊殘兵敗將,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
69
殘兵敗卒
- 成語拼音:
- cán bīng bài zú
- 成語解釋: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戰敗后剩余的兵卒。指被擊潰的軍隊或勢力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73回:“楊鐵刀恃著兇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殘兵敗卒,約有二千余眾,向北而馳,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趕上。”
-
70
尺兵寸鐵
- 成語拼音:
- chǐ bīng cùn t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微小的武力。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昔者王莽乘西漢之衰,不用尺兵寸鐵而移漢祚,翟義起兵討之,未成而身死。”
-
71
寸兵尺鐵
- 成語拼音:
- cùn bīng chǐ tiě
- 成語解釋:
- 喻微小的武力。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鐵,而天下屏息,莫敢或爭。”
-
72
草草收兵
- 成語拼音: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成語解釋:
-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苦斗》:“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么?”
-
73
櫜甲束兵
- 成語拼音:
- chǐ jiǎ shù bīng
- 成語解釋:
- 謂脫去鎧甲,收起兵器。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唐·孔潁達疏:“《呂氏春秋》說此事云:‘師行過周,王孫滿曰:過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
-
74
草木皆兵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jiē bīng
- 成語解釋:
-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
75
材士練兵
- 成語拼音:
- cái shì liàn bī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勇士精兵。
- 成語出處:
- 銀雀山 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十問》:“擊此者,必將三分我兵,練我死士,二者延陣張翼,一者材士練兵,期其中極。”
-
76
草率收兵
- 成語拼音: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馬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進行細致的工作,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不要‘草率收兵’。”
-
77
單兵孤城
- 成語拼音:
- dān bīng gū chéng
- 成語解釋:
- 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沒有外援。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
-
78
短兵接戰
- 成語拼音:
- duǎn bīng jiē zhàn
- 成語解釋:
-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斗。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斗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
79
砥兵礪伍
- 成語拼音:
- dǐ bīng lì wǔ
- 成語解釋:
- 砥:細的磨刀石;礪:粗的磨刀石,指磨練;伍:隊伍。磨練軍隊。
- 成語出處:
- 《宋書·沈約自序》:“足下砥兵礪伍,總厲豪彥,師請一奮,氓無貳情。”
-
80
調兵遣將
- 成語拼音: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成語解釋:
- 調動軍隊;派遣將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 兵的成語,帶兵字的成語,包含兵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