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入字的成語 (252個)
-
141
入鮑忘臭
- 成語拼音:
- rù bào wàng chòu
- 成語解釋:
- 鮑魚:咸魚。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綱《與湘東王書》:“入鮑忘臭,效尤至禍。”
-
142
入邦問俗
- 成語拼音:
- rù bāng wèn sú
- 成語解釋:
- 見“入國問俗”。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席間》:“‘入邦問俗,古之道也。’主人唱著古人的調子。”
-
143
入不支出
- 成語拼音:
- rù bù zhī chū
- 成語解釋:
- 支:付出。收入不夠支付用度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行宮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貧……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賦之外,多收加耗,重折價錢,尚且入不支出,公私俱困。”
-
144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成語拼音:
- 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 成語解釋:
-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
145
入地無門
- 成語拼音:
- rù dì wú mén
- 成語解釋:
-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法眼宗·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146
入閣登壇
- 成語拼音:
- rù gé dēng tán
- 成語解釋:
- 猶命相拜將。謂榮任高官顯爵。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列公,你只看他這點遭際,我覺得比入閣登壇金閨紫誥還勝幾分。”
-
147
入國問禁
- 成語拼音:
- rù guó wèn jìn
- 成語解釋:
- 進入別國境界,先了解他們的禁令或禁忌
- 成語出處:
-
148
入國問俗
- 成語拼音:
- rù guó wèn sú
- 成語解釋:
-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149
入骨相思
- 成語拼音:
- rù gǔ xiāng sī
- 成語解釋:
-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成語出處:
- 五代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 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150
入火赴湯
- 成語拼音:
- rù huǒ fù tāng
- 成語解釋:
- 喻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愿隨大仙。”
-
151
入海算沙
- 成語拼音:
- rù hǎi suàn shā
- 成語解釋:
- ①到海底數沙子。喻白費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杭州靈隱寺故輔良大師石塔碑銘》:“教秉固當學,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
152
入竟問禁
- 成語拼音:
- rù jìng wèn jìn
- 成語解釋:
-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先要問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觸犯。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竟而問禁者……竟,界首也。禁謂國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當先訪問主國何所禁也。”
-
153
入境問俗
- 成語拼音:
- rù jìng wèn sú
- 成語解釋:
- 進入別的國家;先問明有哪些禁止的事;以免違犯。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154
入理切情
- 成語拼音:
- rù lǐ qiē qíng
- 成語解釋:
- 合乎道理,切合實情。
- 成語出處:
- 清·惲敬《與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攜游屐,是以逸情遠興,蒼莽而來,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暢也。”
-
155
入幕賓
- 成語拼音:
- rù mù bīn
- 成語解釋:
- 幕:帳幕;賓:客人。比喻關系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
- 成語出處:
- 李瑞《送宋校書赴宣州幕》詩:“遠避看書吏,行當入幕賓。”
-
156
入木三分
- 成語拼音:
- rù mù sān fēn
- 成語解釋:
- 本指書法筆力蒼勁有力。后比喻見解透徹;議論深刻。
- 成語出處:
- 唐 張懷瓘《書斷 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
157
入門問諱
- 成語拼音:
- rù mén wèn huì
- 成語解釋:
- 古代去拜訪人,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泛指問清楚有什么忌諱。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門而問諱 ’者,門,主人之門;諱,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為避之也。”
-
158
入幕之賓
- 成語拼音:
- rù mù zhī bīn
- 成語解釋:
- 幕:帳幕;賓:客人。比喻關系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郗超傳》:“謝安與王坦之嘗詣溫論事,溫令超帳中臥聽之。風動帳開,安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矣。'”
-
159
入情入理
- 成語拼音:
- rù qíng rù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合乎情況和道理。入:合乎。
- 成語出處:
- 明 張岱《陶庵夢憶 柳敬亭說書》:“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160
如入寶山空手回
- 成語拼音:
- rú rù bǎo shān kōng shǒu huí
- 成語解釋:
-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比喻本來會有很大的收獲,結果一無所獲
- 成語出處:
- 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正是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
* 入的成語,帶入字的成語,包含入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