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入字的成語 (252個)

    181

    三過家門而不

    成語拼音: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
    182

    三過其門而不

    成語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
    183

    水漿不

    成語拼音:
    shuǐ jiāng bù rù
    成語解釋:
    水漿:飲料。流汁也進不了口。形容病重或勞傷過度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水漿不于口者,至自禹它。”
    184

    膏肓

    成語拼音:
    shēn rù gāo huāng
    成語解釋:
    謂毛病已經無可救藥。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廣播時也曾考慮到這諱疾忌醫的深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話說得委婉了一些,結果倒也沒有觸犯到那一片的逆鱗。”
    185

    骨髓

    成語拼音:
    shēn rù gǔ suǐ
    成語解釋:
    形容達到極深極重的程度。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回:“高太尉著令醫人治療,見丘岳重傷,恨梁山泊深骨髓。”
    186

    牛角

    成語拼音:
    shǔ rù niú jiǎo
    成語解釋:
    比喻勢力愈來愈小。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玢》:“奈何吾子孫不肖,后世如鼠牛角,勢當漸小爾!”
    187

    淺出

    成語拼音:
    shēn rù qiǎn chū
    成語解釋:
    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
    成語出處:
    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鴻論深顯出,切中事機,據理辯駁,雖有利口,無所復置其喙。”
    188

    其境

    成語拼音:
    shēn rù qí jìng
    成語解釋:
    身:親身;境:環境。指親自經歷了那種境地
    成語出處:
    清·周生《揚州夢·夢中人·畢生婦》:“時而點頭會意……時而如身其境。”
    189

    人心

    成語拼音:
    shēn rù rén xīn
    成語解釋:
    深深地進人們的心里。指思想、理論、措施等深為人們理解和接受。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0回:“且君新得諸侯,非有存亡興滅之德,深人心,恐諸侯之兵,不為我用!”
    190

    鼠出

    成語拼音:
    shé rù shǔ chū
    成語解釋:
    蛇鉆穴,鼠出洞。比喻行動隱秘
    成語出處:
    嚴復《原強續篇》:“于是深怒積怨,退而治兵,蛇鼠出,不可端倪。”
    191

    顯出

    成語拼音:
    shēn rù xiǎn chū
    成語解釋:
    見“深淺出”。
    成語出處:
    清·俞樾《湖樓筆談》六:“蓋詩人用意之妙,在乎深顯出。之不深,則有淺易之病;出之不顯,則有艱澀之患。”
    192

    心通

    成語拼音:
    shēng rù xīn tōng
    成語解釋:
    聲:話音。指一聽見圣人的話,就能領悟它的深意
    成語出處:
    宋·張載《正蒙·三十》:“六十盡人物之性,聲心通。”
    193

    細致

    成語拼音:
    shēn rù xì zhì
    成語解釋:
    細致:精細周密。深而精細周密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需要的是深細致的、冷靜客觀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圖根治。”
    194

    云霄

    成語拼音:
    sǒng rù yún xiāo
    成語解釋:
    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進了云端。
    成語出處:
    195

    絲絲

    成語拼音:
    sī sī rù kòu
    成語解釋:
    每條絲線都從筘齒中穿過。比喻文章、藝術表演等細密合拍。扣:織綢的筘;絲絲:每一根絲。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此為絲絲扣:‘暗中拋索,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輒被風引回也。’”
    196

    上天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①升上天空,鉆地下。形容神通廣大。②比喻為實現某種目的而四處奔走。
    成語出處: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盧仆射從史》:“吾已得煉形之術也,其術自無形成而煉成三尺之形,則上天地,乘云駕鶴,千變萬化,無不可也。”
    197

    升天

    成語拼音:
    shē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升:上升。上到天上,鉆地下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地求之遍。”
    198

    升堂

    成語拼音:
    shēng táng rù shì
    成語解釋:
    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由也升堂矣,未于室也。”
    199

    上天無路,地無門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地無門。”
    200

    隨鄉

    成語拼音:
    suí xiāng rù sú
    成語解釋:
    見“隨鄉鄉”。
    成語出處:
    明·湯顯祖《邯鄲記·望幸》:“則怕珍羞不齊,老皇帝也只得隨鄉俗了。”
    * 入的成語,帶入字的成語,包含入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