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倒字的成語 (156個)

    61

    懸之危

    成語拼音:
    dào xuán zhī wēi
    成語解釋:
    懸:象人被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成語出處: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懸也。
    62

    因為果

    成語拼音:
    dǎo yīn wéi guǒ
    成語解釋:
    因果關系,把原因說成結果。
    成語出處:
    63

    栽蔥

    成語拼音:
    dào zāi cōng
    成語解釋:
    指栽跟斗時頭先著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慘重的失敗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個不提備,跌了一個栽蔥,把一個小孩子也丟在路邊啼哭。”
    64

    枕捶床

    成語拼音: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成語解釋:
    :翻轉;捶:用拳頭敲打。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短嘆常吁,千聲萬聲,枕捶床,到三更四更。”
    65

    置干戈

    成語拼音:
    dào zhì gān gē
    成語解釋:
    著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66

    載干戈

    成語拼音:
    dào zài gān gē
    成語解釋:
    :把鋒刃向里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成語出處:
    《禮記·樂記》:“載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67

    執手版

    成語拼音:
    dǎo zhí shǒu bǎn
    成語解釋:
    古代官員持手版以朝。執手版,指驚惶失態。
    成語出處:
    《晉書 謝安傳》:“[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懼……既見溫,坦之汗流沾衣,執手版。安從容就席。”
    68

    蛾眉蹙,鳳眼圓睜

    成語拼音:
    é méi dào cù,fèng yǎn yuán zhēng
    成語解釋:
    蛾眉:細長的眉毛;蹙:皺;鳳眼:長而大的雙眼皮眼睛。形容美女發怒的面容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聽了,果然氣的蛾眉蹙,鳳眼圓睜,即時就叫墜兒。”
    69

    翻腸

    成語拼音:
    fān cháng dǎo dù
    成語解釋:
    苦思苦想,搜索枯腸
    成語出處: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圖在弟兄伙里撈便宜的奸詭之徒或者在隔壁鄰居之間耍弄心術的不義之人戳得翻腸肚無言以對。”
    70

    扶東西

    成語拼音:
    fú dōng dǎo xī
    成語解釋:
    扶:扶持,攙扶。比喻隨他人的意志轉移,自己沒主見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1卷:“張魏公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而不全曉事,扶得東邊,了西邊;知得這里,忘了那里。”
    71

    反攻

    成語拼音:
    fǎn gōng dǎo suàn
    成語解釋:
    指被打的階級敵人或反動勢力糾集起來向革命人民進行反撲報復。
    成語出處:
    丁玲《在嚴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當干部的才受壓迫,才怕地主反攻算,才要躲出去。”
    72

    翻黃

    成語拼音:
    fān huáng dǎo zào
    成語解釋:
    猶言顛黑白。
    成語出處:
    明 康海《鮑老兒 秋日閑情》套曲:“眉來眼去,唇三口四,泥爛油滑,翻黃皂,呼風喚雨,搦霧摶沙。”
    73

    翻江

    成語拼音:
    fān jiāng dǎo hǎi
    成語解釋:
    把大江大海都翻轉過來;形容水勢很大;現在多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或力量巨大。也用以形容混亂不堪破壞極甚的情況。
    成語出處:
    唐 李筌《太自陰經》:“東溫而層冰澌散,西烈則百卉摧殘,鼓怒而走石飛沙,翻江海。”
    74

    番窠

    成語拼音:
    fān kē dǎo jiù
    成語解釋:
    形容打破現成的格式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書王龍溪致知議略》:“王老于其間又番窠臼,又撰出一種馭氣攝靈一息一息等語,又是一場孽怪。”
    75

    翻衾

    成語拼音:
    fān qīn dǎo zhěn
    成語解釋:
    衾:被子。形容翻來去不能入睡
    成語出處:
    清·陳瑞生《再生緣》第43回:“翻衾枕全無定,急得個,睡不多時又起身。”
    76

    翻箱

    成語拼音:
    fān xiāng dǎo guì
    成語解釋:
    把箱子柜子都過來;形容徹底搜尋查看。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77

    翻箱

    成語拼音:
    fān xiāng dǎo lǒng
    成語解釋:
    翻:反轉;籠:大的竹箱。形容徹底搜尋、查檢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翻箱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78

    翻箱

    成語拼音:
    fān xiāng dǎo qiè
    成語解釋:
    翻:,反轉;篋: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過來。形容徹底翻檢。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船上買辦又仗著洋人勢力,硬來翻箱篋的搜了一遍。”
    79

    冠屨

    成語拼音:
    guàn jù dǎo shī
    成語解釋:
    見“冠履易”。
    成語出處:
    明·李贄《〈忠義水滸傳〉序》:“蓋自宋室不競,冠屨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
    80

    冠履

    成語拼音:
    guān lǚ dào shī
    成語解釋:
    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顛,尊卑不分
    成語出處:
    明·李贄《序》:“蓋自宋室不競,冠履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
    * 倒的成語,帶倒字的成語,包含倒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