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倒字的成語 (156個)
-
41
顛來倒去
- 成語拼音:
- diān lái dǎo qù
- 成語解釋:
- 翻過來倒過去,來回重復。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4卷:“圣人做出許多文章制度禮樂,顛來倒去,都只是這一個道理做出來。”
-
42
倒廩傾囷
- 成語拼音:
- dǎo lǐn qīng fèng
- 成語解釋:
- 傾倒出糧倉中全部儲藏。比喻罄其所有、盡其所知。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囷,羅列而進也。”
-
43
低眉倒運
- 成語拼音:
- dī méi dǎo yùn
- 成語解釋:
- 倒霉,失意
- 成語出處:
- 草明《婚事》:“你記住吧!人總有個低眉倒運的時候。”
-
44
顛乾倒坤
- 成語拼音:
- diān qiān dǎo kūn
- 成語解釋:
- 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顛倒。形容本領非常大。
- 成語出處:
-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個癖見,以為天地間最可寶貴的是兩種人物,都是龍跳虎踞的精神,顛乾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
45
倒篋傾筐
- 成語拼音:
- dǎo qiè qīng ku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傾其所有。
- 成語出處:
- 清 劉大櫆《贈資政大夫吳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責券,茍有利于人,倒篋傾筐恐后也。”
-
46
倒篋傾囊
- 成語拼音:
- dǎo qiè qīng náng
- 成語解釋:
- 傾囊倒篋。形容傾盡其所有。
- 成語出處: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典釵》:“索將他倒篋傾囊,付質求沽盡易錢。”
-
47
顛三倒四
- 成語拼音:
- diān sān dǎo sì
- 成語解釋:
- 指錯亂沒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語、做事等條理不清、顛倒混亂;毫無次序。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
48
倒三顛四
- 成語拼音:
- dǎo sān diān s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
49
倒四顛三
- 成語拼音:
- dǎo sì diān sān
- 成語解釋:
- 顛:顛倒。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3回:“來呵!到明日,只弄得倒四顛三,一個黑沙,也是不值。”
-
50
倒山傾海
- 成語拼音:
- dǎo shān qīng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聲勢很大,力量無比。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董卓傳》:“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昆岡之火,自茲而焚,《版蕩》之篇,于焉而極。”
-
51
東歪西倒
- 成語拼音:
- dōng wāi xī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9回:“日暮挑燈閑徙倚,郎不歸來留戀誰家里?及至歸來沉醉矣,東歪西倒扶難起。”
-
52
倒屣而迎
- 成語拼音:
- dào xǐ ér yíng
- 成語解釋:
- 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 成語出處: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謁之,李倒屣而迎。”
-
53
倒行逆施
- 成語拼音:
- dào xíng nì shī
- 成語解釋:
-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違反常規;違背情理的行為一般指違反社會道德準則和時代進步方向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伍子胥列傳》:“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54
東踅西倒
- 成語拼音:
- dōng xué xī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行走艱難。
- 成語出處:
- 明·馮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試筆》套曲:“看俺這曲脊是腰,手顫頭搖,言語刁騷,衣履鏖糟,行動處東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
55
倒峽瀉河
- 成語拼音:
- dǎo xiá xiè 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筆酣暢,氣勢磅礴。
- 成語出處:
- 《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筆,拈在手中,便如龍飛鳳舞,落在紙上,便如倒峽瀉河,真有掃千軍萬馬之勢。”
-
56
倒屣相迎
- 成語拼音:
- dào xǐ xiāng yíng
- 成語解釋:
- 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于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粲傳》:“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
-
57
倒屣迎賓
- 成語拼音:
- dào xǐ yíng bīn
- 成語解釋:
- 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金友玉昆,良田廣宅,而能吐食下士,倒屣迎賓。”
-
58
倒懸之患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全琮傳》:“而士大夫方有倒懸之患。”
-
59
倒懸之急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60
倒懸之苦
- 成語拼音:
- dào xuán zhī kǔ
- 成語解釋: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同“倒懸之急”。
- 成語出處:
- 《元史 外夷傳》:“群生愁嘆,四民廢業,貧者棄子以偷生,富者鬻產而應役,倒懸之苦,日甚一日。”
* 倒的成語,帶倒字的成語,包含倒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