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眾字的成語 (195個)

    141

    盲摸象

    成語拼音: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許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說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說象一堵墻,摸到象尾的說象一條蛇,互相爭論不休。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成語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142

    目所歸

    成語拼音:
    zhòng mu suǒ guī
    成語解釋:
    歸:歸附,趨向。人的目光集中在一處。形容一致贊賞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道釋·辛澄》:“澄嘗于蜀中大圣寺畫僧伽及諸變相,士女傾城邑往觀焉,……茲乃目所歸,不待較而可得矣。”
    143

    目昭彰

    成語拼音:
    zhòng mù zhāo zhāng
    成語解釋: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昭彰:明顯。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在你家里搜出人腿來,目昭彰,一傳出去,不見得輕放過了你。”
    144

    怒難犯

    成語拼音:
    zhòng nù nán fàn
    成語解釋:
    的憤怒不可觸犯。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145

    怒難犯,專欲難成

    成語拼音:
    zhòng nù nán fàn,zhuān yù nán chéng
    成語解釋:
    專欲:一個人的欲望,人的債怒不可觸犯,一人的欲望難于實現。指不能違背多數人的意愿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年》:“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146

    怒難任

    成語拼音:
    zhòng nù nán rèn
    成語解釋:
    人的憤怒難以抵當。
    成語出處:
    唐 陸贄《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怒難任,蓄怨終泄。”
    147

    難群疑

    成語拼音:
    zhòng nán qún yí
    成語解釋:
    人心中都有疑難。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群疑滿腹,難塞胸。”
    148

    怒如水火

    成語拼音:
    zhòng nù rú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人的憤怒像水火一樣厲害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三年》:“怒如水火焉,不可為謀。”
    149

    叛親離

    成語拼音:
    zhòng pàn qīn lí
    成語解釋:
    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離:離開;背。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安忍無親,叛親離,難以濟矣。”
    150

    曲不容直

    成語拼音:
    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成語解釋:
    曲:彎曲,比喻邪惡;直:筆直,比喻正直。比喻在多的壞人里不能容納正直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淮南子·說山訓》:“此所謂同污而異涂者,曲不容直,枉不容正。”
    151

    犬吠聲

    成語拼音:
    zhòng quǎn fèi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隨聲附和。
    成語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怪神 李君神》:“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沲。”
    152

    擎易舉

    成語拼音:
    zhòng qíng yì jǔ
    成語解釋:
    比喻大家齊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好。擎:往上托舉。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擎易舉,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奉請開復。”
    153

    人國士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guó shì
    成語解釋:
    人:普通人;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國中杰出的人才。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人遇臣,臣故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154

    人廣坐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guǎng zuò
    成語解釋:
    猶大庭廣。人多而公開的場合。
    成語出處:
    《史記 魏公子列傳》:“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
    155

    人摸象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看問題總是以偏概全
    成語出處:
    156

    人拾柴火焰高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人多力量大。
    成語出處: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五章:“‘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發動起來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157

    人周知

    成語拼音:
    zhòng rén zhōu zhī
    成語解釋:
    周:普遍。大家普遍知道的
    成語出處:
    158

    少不敵

    成語拼音:
    zhòng shǎo bù dí
    成語解釋:
    少數敵不過多數
    成語出處:
    《晉書·李特傳》:“連戰二日,少不敵。”
    159

    少成多

    成語拼音:
    zhòng shǎo chéng duō
    成語解釋:
    猶積少成多。指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多。
    成語出處:
    《漢書 董仲舒傳》:“少成多,積小致鉅。”
    160

    說紛揉

    成語拼音:
    zhòng shuō fēn róu
    成語解釋:
    各種說法紛亂而混雜。形容有各種各樣的議論。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進交趾獻奇獸賦表》:“麟,瑞獸也,曠世而不可睹,其于經有名而無形,傳記有形,而去圣久遠。縱說紛揉,自非圣人,莫能識其真。”
    * 眾的成語,帶眾字的成語,包含眾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