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眾字的成語 (195個)

    101

    寡不敵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bù dí
    成語解釋:
    人少敵不過人多。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102

    功皆興

    成語拼音:
    zhòng gōng jiē xīng
    成語解釋:
    功:通“工”,事。指很多事業都興盛起來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玉帝本紀》:“信飭百官,功皆興。”
    103

    寡莫敵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mò dí
    成語解釋:
    寡:少。少數敵不過多數
    成語出處:
    《周書·李賢傳》:“彼既同惡相濟,理必總萃于我,其勢不分,寡莫敵。”
    104

    寡難敵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nán dí
    成語解釋:
    寡:少。少數敵不過多數
    成語出處:
    明·沈孚《千金記·抬集》:“選下精兵八千,遠渡江東,誠恐寡難敵,為此又行出榜。”
    105

    寡勢殊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shì shū
    成語解釋:
    :多;寡:少。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晉 桓沖《上言吉挹忠節》:“襄陽失守,邊情沮喪,加寡勢殊,以至陷沒。”
    106

    寡懸絕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xuán jué
    成語解釋:
    雙方人力多少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梁啟超《匈加利愛國者噶蘇士傳》第十節:“布打城既克復,奧俄軍奮戰益力,寡懸絕……此匈加利千鈞一發之時也。”
    107

    寡懸殊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xuán shū
    成語解釋:
    雙方人數多少差別很大。:多;寡:少。
    成語出處:
    《隋書 楊善會傳》:“每恨寡懸殊,未能滅賊。”
    108

    好必察

    成語拼音:
    zhòng hào bì chá
    成語解釋:
    好:大家喜愛。大家都喜歡的不一定就好,必須加以考查,才可以確認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靈公》:“惡之,必察焉;好之,必察焉。”
    109

    毀所歸

    成語拼音:
    zhòng huǐ suǒ guī
    成語解釋:
    毀:毀謗。人的毀謗歸在一起。形容被大家所不齒
    成語出處:
    漢·楊惲《報孫會宗書》:“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下流之人,毀所歸,不寒而栗。”
    110

    虎同心

    成語拼音:
    zhòng hǔ tóng xīn
    成語解釋:
    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七回:“三山聚義打青州,虎同心歸水泊。”
    111

    毀銷骨

    成語拼音:
    zhòng huǐ xiāo gǔ
    成語解釋:
    多的毀謗,可以銷熔人的骨骼。比喻讒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宋 李綱《宮詞謝表》:“毀銷骨,雖貽投抒之嗟;太陽中天,必冀容光之照。”
    112

    成語拼音:
    zhòng hào zhòng wù
    成語解釋:
    人喜愛或人厭惡。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子曰:‘惡之,必察焉;好之,必察焉。’”
    113

    建賢才

    成語拼音:
    zhòng jiàn xián cái
    成語解釋: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多優秀的人才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上時政疏》:“蓋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建賢才,不足以保守。”
    114

    口嗷嗷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áo áo
    成語解釋:
    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說什么貧不憂愁富不驕,赤緊的口嗷嗷。”
    115

    口紛紜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fēn yún
    成語解釋: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116

    口交傳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chuán
    成語解釋:
    人輾轉述說。
    成語出處:
    清 陳天華《警世鐘》:“就是不幸受傷身死,口交傳,全國哀痛,還要鑄幾個銅像,立幾個石碑,萬古流芳,永垂不朽。”
    117

    口交攻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gōng
    成語解釋:
    交:俱,共。許多人一起用話語攻擊
    成語出處:
    《明史·王應熊傳》:“言陛下召應熊,必因其秉國之日,口交攻,以為孤立無黨,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聯。”
    118

    口交薦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jiàn
    成語解釋:
    交:俱,共。許多人一致推薦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玄宗見口交薦李白之才,便傳旨贈李白以五品冠帶朝見。”
    119

    口交詈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lì
    成語解釋:
    人一致責罵。
    成語出處:
    清 夏燮《中西紀事 海疆殉難記上》:“牛督擁兵護逃,口交詈。”
    120

    口交贊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zàn
    成語解釋:
    人交相贊美。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個長姐兒,也會鬧得這等千里逢迎,口交贊,可見‘聲氣’這途也不可不走的。”
    * 眾的成語,帶眾字的成語,包含眾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