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
101
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里。”
-
102
好事成雙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chéng shuāng
- 成語解釋:
- 指好事同時到來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郁四會心一笑,聽他的話,抽足了鴉片,靜待好事成雙。”
-
103
好事多妨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duō fáng
- 成語解釋:
- 妨:阻礙。好事情在實現、成功前常常會經歷許多波折
- 成語出處:
- 元·吳弘道《梅花引》曲:“驚魂未定,好事多妨,堪傷。”
-
104
好事多磨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duō mó
- 成語解釋:
- 磨:艱難、障礙。指好的事情在進行的過程中往往要經歷許多波折。也指真摯的愛情經常經歷曲折。
- 成語出處:
- 宋 晁端禮《安公子》:“是即是,從來好事多磨難。”
-
105
好事多慳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duō qiān
- 成語解釋:
- 猶言好事多磨。
- 成語出處:
- 元·貫云石《一枝花·離悶》套曲:“常言道好事多慳,陡恁的千難萬難。”
-
106
繪事后素
- 成語拼音:
- huì shì hòu sù
- 成語解釋:
- 繪:描摹,形容。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繪。比喻行事開始簡單,然后逐步深入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八佾》:“子曰:‘繪事后素。’”
-
107
和事老
- 成語拼音:
- hé shì lǎo
- 成語解釋:
- 調解人。指無原則地進行調解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12回回目:“背冤家拜煩和事老,裝鬼戲催轉踏謠娘。”
-
108
好事天慳
- 成語拼音:
- hǎo shì tiān qiān
- 成語解釋:
- 見“好事多慳”。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青杏子·離情》曲:“常言道好事天慳。美姻緣他娘間阻,生拆散鸞交鳳友。”
-
109
好事之徒
- 成語拼音:
- hào shì zhī tú
- 成語解釋:
- 好:喜歡;事:生事,多事。指喜歡多事或好管閑事的人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 答問》:“則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
110
好為事端
- 成語拼音:
- hào wéi shì duān
- 成語解釋:
- 喜歡惹事生非。
- 成語出處:
- 《晉書·文明王皇后傳》:“會見則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
-
111
好心辦壞事
- 成語拼音:
- hǎo xīn bàn huài shì
- 成語解釋:
- 一片好心去為人做事,結果適得其反
- 成語出處: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他倒是想幫忙,卻好心壞事,礙了余魚同的手腳。”
-
112
斯事體大
- 成語拼音:
- ī shì tǐ dà
- 成語解釋:
- 斯:此;體:體制,規模。這件事性質重要,關系重大。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典引》:“茲事體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113
盡瘁事國
- 成語拼音:
- jìn cuì shì guó
- 成語解釋:
- 瘁:勞累;盡瘁:竭盡勞苦;事:服務,效力。比喻用盡心思和精力為國家效力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
-
114
既成事實
- 成語拼音:
- jì chéng shì shí
- 成語解釋:
- 既:已經;已然。已經形成事實。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雨不絕》詩:“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揚如絲飛。”
-
115
軍法從事
- 成語拼音:
- jūn fǎ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按照軍法嚴辦。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敢有趁灌犯法,輒以軍法從事。”
-
116
建功立事
- 成語拼音:
- jiàn gōng lì shì
- 成語解釋:
- 猶“建功立業”。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唐·林蘊《上宰相元衡弘靖書》:“見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則幕之。”
- 成語出處:
-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桂陽太守李溫等,皆建功立事,有補于世。”
-
117
計獲事足
- 成語拼音:
- jì huò shì zú
- 成語解釋:
- 猶言如愿以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應劭傳》:“茍欲中國珍貨,計獲事足,旋踵為害,非為畏威懷德。”
-
118
家和萬事興
- 成語拼音:
- jiā hé wàn shì xīng
- 成語解釋:
- 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興旺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7回:“大凡一家人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何況媳婦又沒犯甚么事!”
-
119
見機行事
- 成語拼音:
- jiàn jī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機:時機;行事:辦事。看準時機立即辦事。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
120
假門假事
- 成語拼音:
- jiǎ mén jiǎ shì
- 成語解釋:
- 做得像真的一樣
- 成語出處:
- 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的女兒好咬文嚼字,信耶穌,好辦個慈善事業,有點假門假事的。”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