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
121
機事不密
- 成語拼音:
- jī shì bù mì
- 成語解釋:
- 謂泄漏機密。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七卷:“常言機事不密禍先行。”
-
122
敬事不暇
- 成語拼音:
- jìng shì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敬:恭敬。事:侍奉,為他人效勞。暇:空閑。恭敬地為他人奔走效勞,忙得沒有閑暇之時。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明宗紀》:“時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每于帝前屢言其短,巧作窺圖,冀能傾陷。”
-
123
謹慎從事
- 成語拼音:
- jǐn shèn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細心慎重地處事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凡是可以招致敵人摧殘人民的事,都應謹慎從事。”
-
124
見事風生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ì fē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謂遇事雷厲風行。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回避。”
-
125
敬事后食
- 成語拼音:
- jìng shì hòu shí
- 成語解釋:
- 語本《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謂凡事應當先盡力去做,待有功績后才能享受俸祿。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
-
126
就事論事
- 成語拼音:
- jiù shì lùn shì
- 成語解釋:
- 就:按照。指按照事情本身來評論是非得失。也指只評事情的現象;不涉及事情的本質和做事的指導思想。
- 成語出處:
- 宋 楊時《楊龜山集 荊州所聞》:“孟子與人君言,皆所以擴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論事。”
-
127
即事窮理
- 成語拼音:
- jí shì qióng lǐ
- 成語解釋:
- 謂根據事實深究它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清·王夫之《續春秋左氏傳博議》:“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
-
128
見事生風
- 成語拼音:
- jiàn shì shē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遇到事情,興風作浪。
- 成語出處:
-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棘闈志異》:“第少年喜事,每捕風捉影,見事生風。”
-
129
舊事重提
- 成語拼音:
- jiù shì zhòng tí
- 成語解釋:
- 把已經擱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 成語出處:
-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舊事重提,顯然在他這種人并不甚么習慣,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話改到目前一切來了。”
-
130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成語拼音:
- jiā yǒu qiān kǒu,zhǔ shì yī rén
- 成語解釋:
- 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論有多少人,只能有一個人掌管家事。泛指辦事都要有為首負責的人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
131
急于事功
- 成語拼音:
- jí yú shì gōng
- 成語解釋:
- 指做事急于求成。
- 成語出處:
-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我對于她終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點羅曼締克,急于事功……”
-
132
經一事,長一智
- 成語拼音:
- jīng yī shì,zhǎng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漢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
-
133
繼志述事
- 成語拼音:
- jì zhì shù shì
- 成語解釋:
- 繼:繼承;述:陳述。繼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第一卷:“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晉。夫可謂繼志述事之主。”
-
134
聚眾滋事
- 成語拼音:
- jù zhòng zī shì
- 成語解釋:
- 聚集了一伙人到處惹事;制造糾紛。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這班刁民!動不動聚眾滋事,挾制官長!”
-
135
看風行事
- 成語拼音:
- kàn fēng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看:觀察,估量。比喻做事靈活機動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四講》:“許多專制國家,都是順應潮流去看風行事。”
-
136
看家本事
- 成語拼音:
- kān jiā běn shì
- 成語解釋:
- 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本領
- 成語出處:
- 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說真心話,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來了。”
-
137
開門七件事
- 成語拼音:
-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
- 成語解釋:
- 比喻每天的必需開支。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無聲戲》第八回:“開門七件事,件件不須錢買,取之宮中而有余。”
-
138
快人快事
- 成語拼音:
- kuài rén kuài shì
- 成語解釋:
- 爽快人辦爽快事。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陳序〉》:“維時雪停段君,踴躍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見我之思乎?”
-
139
看人行事
- 成語拼音:
- kàn rén xíng shì
- 成語解釋:
- 根據對方與自己的關系及身分的高低來處理事情
- 成語出處:
- 老舍《離婚》:“大概他也看人行事,咱平日不招惹他,他怎好意思趕盡殺絕。”
-
140
曠職僨事
- 成語拼音:
- kuàng zhí fèn shì
- 成語解釋:
- 曠:空缺;僨事:把事情搞壞。不盡守職責,把事情搞糟
- 成語出處:
- 《明史·劉健傳》:“文武臣曠職僨事,虛糜廩祿者,寧可不黜。”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