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321

    日程

    成語拼音:
    yì shì rì chéng
    成語解釋:
    :討論或辦理情;日程:日程表;計劃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進程表;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計劃之內的討論、辦理情的日期。
    成語出處:
    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建立根據地的任務,放在自己的議日程上,把它作為戰略任務執行起來。”
    322

    若神

    成語拼音:
    yán shì ruò shén
    成語解釋:
    言:說。預言情像神仙一樣靈驗
    成語出處:
    唐·皇甫氏《原化記·郗鑒》:“老先生又歸室,閉其門,蛪習《易》逾年,而日曉占候布卦,言若神。”
    323

    生端

    成語拼音:
    yù shì shēng duān
    成語解釋:
    見“遇生風”。
    成語出處:
    《中國民間故選·秧狀元》:“他常常遇生端,專找岔子。”
    324

    生風

    成語拼音:
    yù shì shēng fēng
    成語解釋:
    一有機會就挑拔是非,引起端。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廣漢傳》:“見風生,無所回避。”
    325

    無補

    成語拼音:
    yú shì wú bǔ
    成語解釋:
    情毫無補益
    成語出處:
    丁玲《風雨中憶蕭紅》:“但徒勞的熱情雖然常常于無補,然在個人仍可得到一種心安。”
    326

    無成

    成語拼音:
    yī shì wú chéng
    成語解釋:
    連一樣情都沒有做成。指什么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無成百不堪。”
    327

    無功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
    成語解釋: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會有效果。
    成語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無功。”
    328

    無功,疑行無名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臣聞之:疑無功,疑行無名。”
    329

    遺聞

    成語拼音:
    yì shì yí wén
    成語解釋:
    世人不大知道的跡和傳說。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成語出處:
    劉師培《論說部與文學之關系》:“故單辭只義,軼遺聞,咸筆之于書,以冀流傳久遠。”
    330

    之秋

    成語拼音:
    yǒu shì zhī qiū
    成語解釋:
    指戰爭或多故的年頭。
    成語出處:
    《北史·王羆王軌等傳論》:“王思政驅馳有之秋,慷慨功名之際。”
    331

    一身做一身當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24回:“我一身做一身當,既有本打了這強徒,那里等得他去調兵?”
    332

    一身作一身當

    成語拼音: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自己做的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2回:“我恨他為什么這樣膽小,一身作一身當,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
    333

    制宜

    成語拼音:
    yīn shì zhì yí
    成語解釋:
    因:根據;制:制定;宜:適當。根據不同的情,制定適宜的措施。
    成語出處:
    西漢 班固《漢書 韋賢傳》:“明王之御世也,遭時為法,因制宜。”
    334

    言聽

    成語拼音:
    yán tīng shì xíng
    成語解釋:
    謂說話能聽從,情能執行。
    成語出處:
    《韓非子·說疑》:“言聽行,則如師徒之勢。”
    335

    異文鄙

    成語拼音:
    yì wén bǐ shì
    成語解釋:
    奇字僻典和庸俗淺陋之
    成語出處:
    336

    逸聞趣

    成語拼音:
    yì wén qù shì
    成語解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
    成語出處:
    語出《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皆可以備考稽。”
    337

    遺聞瑣

    成語拼音:
    yí wén suǒ shì
    成語解釋:
    見“遺聞逸”。
    成語出處:
    蠡勺居士《〈昕夕閑談〉小序》:“本以存昔日之遺聞瑣,以附于稗官野史,使避世者亦可考見世而已。”
    338

    逸聞瑣

    成語拼音:
    yì wén suǒ shì
    成語解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
    成語出處:
    語出《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皆可以備考稽。”
    339

    遺聞軼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散失;遺傳的跡。多指未經史書記載的跡。
    成語出處:
    宋 周密《武林舊》:“此十卷之本,乃從毛氏汲古閣之版傳抄。首尾完其,其間遺聞軼,皆可備考稽。”
    340

    遺聞逸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指前代或前人遺留下來而少為人知的傳聞,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成語出處:
    魯迅《南腔北調集·題記》:“然而只有這一本,雖然淺薄,卻還借此存留一點遺聞逸。”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