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341

    逸聞軼

    成語拼音:
    yì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興趣的傳聞和故
    成語出處:
    《四庫全書總目 地理三 武林舊》:“此十卷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鈔,首尾完具,其間逸聞軼,皆可以備考稽。”
    342

    軼聞遺

    成語拼音:
    yì wén yí shì
    成語解釋:
    見“軼遺聞”。
    成語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駢史上》:“及于唐宋,其體益滋,稗則為山,說則為海,軼聞遺,雜然著已。”
    343

    遺文軼

    成語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語解釋:
    遺文:前人流傳下來的詩文;軼:逸。流傳在外而未經史書記載的
    成語出處:
    宋·朱熹《監潭州南岳廟劉君墓志銘》:“搜集先世遺文軼,纖悉無遺。”
    344

    一笑了

    成語拼音:
    yī xiào le shì
    成語解釋:
    見“一笑了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六回:“撫臺聽了,先還摸不著頭腦,還以為某人辦不誠實,所以欽差才加了他這個考語;后來別位司、道說起,曉得是為帶著表,方才付之一笑了。”
    345

    疑行無成,疑無功

    成語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無功。”
    346

    疑行無名,疑無功

    成語拼音:
    yí xíng wú mí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衛鞅曰:疑行無名,疑無功。”
    347

    言中

    成語拼音:
    yán zhōng shì yǐn
    成語解釋:
    謂言語雖然委曲卻中正不偏,論雖然放縱卻隱藏著精深的道理。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肆而隱。”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其言曲而中,其肆而隱。”
    348

    有志者竟成

    成語拼音: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
    成語解釋:
    者:人;竟:終于;成:成功。有志氣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耿渰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竟成也。”
    349

    造謗生

    成語拼音:
    zào bàng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謗:誹謗。假造誹謗他人的言語以挑起
    成語出處:
    《清史稿·王恕傳》:“若告貸銀米以給口食,則必計其能還而后之,狡黯之流遂謂官有偏私,不免造謗生。”
    350

    屬辭比

    成語拼音:
    zhǔ cí bǐ shì
    成語解釋:
    原指連綴文辭,排比實,記載歷史。后泛稱作文紀
    成語出處:
    《禮記·經解》:“屬辭比,《春秋》教也。”
    351

    忠臣不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352

    忠臣不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353

    張大其

    成語拼音:
    zhāng dà qí shì
    成語解釋:
    張:夸張。把原來的情夸大。形容言過其實。亦作“張皇其”、“張大其辭(詞)”、“張揚其”。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張大其,為傳繼二疏蹤跡否?”
    354

    直道

    成語拼音:
    zhí dào shì rén
    成語解釋:
    :侍奉,服侍。正直無私地對待別人
    成語出處:
    《隋書·馮慈明傳》:“慈明直道人,有死而已。不義之言,非所敢對。”
    355

    指顧間

    成語拼音:
    zhǐ gù jiān shì
    成語解釋:
    指:用手指;顧:回頭看。用手一指或回頭一看的瞬間。比喻時間十分短暫
    成語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這時奉系軍閥老巢的攻破,郭部亦操左券,只是指顧間了。”
    356

    擇人而

    成語拼音:
    zé rén ér shì
    成語解釋:
    :待奉。選擇好人,侍奉終身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其實,采秋乘此機會,要擇人而,不理舊業。”
    357

    知人料

    成語拼音:
    zhī rén liào shì
    成語解釋:
    能識別人才,預料情的變化
    成語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李謫仙》:“知人料,尤其所難。”
    358

    真人真

    成語拼音:
    zhēn rén zhēn shì
    成語解釋:
    生活中的實際人和實際
    成語出處:
    冰心《關于男人》:“這里記下的都是真人真,也許都是凡人小。”
    359

    做人做

    成語拼音:
    zuò rén zuò shì
    成語解釋:
    指在社會上立身處世
    成語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咱倆都快要走進社會——做人做了,你怎么還只管任性胡來呢!”
    360

    不時

    成語拼音:
    zuò shì bù shí
    成語解釋:
    不時:不合時宜。做違背農時。泛指不合時宜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八年》:“作不時,怨讀言動于民。”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