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281

    俱休

    成語拼音:
    wàn shì jù xiū
    成語解釋:
    休:罷休,完結。一切都完了。形容悲觀失望到極點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昨日春今日秋,過中年萬俱休,空枉了堆金北斗。”
    282

    皆休

    成語拼音:
    wàn shì jiē xiū
    成語解釋:
    萬:概數,多;萬:一切情;休:休停。指一切平安無情結束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4回:“宋江兵若不來,萬皆休。若是那伙蠻子來時,小將自出去與他相敵。”
    283

    成語拼音:
    wú shì máng
    成語解釋:
    不干正,但又忙亂
    成語出處:
    林語堂《論躺在床上》:“而‘無忙’起來,還不如胸有成竹地到上午十點鐘才上辦公處。”
    284

    如意

    成語拼音:
    wàn shì rú yì
    成語解釋: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順利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5回:“不過都是在那里邀福,以為我做了好,便可以望上天默佑,萬如意的。”
    285

    生非

    成語拼音:
    wú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非:是非。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煩。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強盜,有無生非的強盜。”
    286

    成語拼音:
    wú shì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猶言無生非。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煩。
    成語出處:
    明·李贄《讀》:“無風揚波,無。”
    287

    無所

    成語拼音:
    wú suǒ shì shì
    成語解釋:
    無:沒有;:從某種情。閑著什么都不干。
    成語出處:
    明 歸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無所。”
    288

    文武差

    成語拼音:
    wén wǔ chà shì
    成語解釋:
    喻明劫暗偷。
    成語出處:
    《冷眼觀》第12回:“倘若瞞著他,走一趟私鹽,或是打一趟文武差,輕則剜眼睛,重則廢命。”
    289

    相安無

    成語拼音:
    xiāng ān wú shì
    成語解釋:
    安:平安。指彼此相處沒有什么爭執或沖突;還過得去。
    成語出處:
    宋 鄧牧《伯牙琴 吏道》:“古者君民間相安無者,固不得無吏,而為員不多。”
    290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情。
    成語出處:
    毛澤東《實踐論》:“‘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話,在技術發達的現代雖然可以實現這句話,……”
    291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俏皮話·驢辯》:“然則秀才們,看得兩卷書,何以便要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
    292

    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

    成語拼音: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曉天下的
    成語出處:
    魯迅《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293

    相機行

    成語拼音:
    xiàng jī xíng shì
    成語解釋:
    相:察看;機:時機。看著機會靈活地做情。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吳用聽罷,對宋江計議,便喚時遷、石秀近前密語道:‘如此依計,往花榮軍前,密傳將令,相機行。’”
    294

    行若無

    成語拼音:
    xíng ruò wú shì
    成語解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行若無。”
    295

    新人新

    成語拼音:
    xīn rén xīn shì
    成語解釋:
    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
    成語出處:
    老舍《劇本習作的一些經驗》:“全國各處的工廠里、農村里、部隊里、學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出現嗎?”
    296

    考言

    成語拼音:
    xún shì kǎo yán
    成語解釋:
    詢:查詢;考:考核。查詢、考核所做的和所說的話。后多指對官員的考核。
    成語出處:
    《尚書·堯典》:“詢考言,乃言底可績。”
    297

    成語拼音:
    xiān shì lǜ shì
    成語解釋:
    慮:思考,謀劃。在做之前就作好計劃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先,謂之捷,捷則憂成。”
    298

    寧人

    成語拼音:
    xī shì níng rén
    成語解釋:
    息:平息;寧:安定。指調解糾紛;使情平息下來;使人們平安相處。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寧人,敬奉天氣。”
    299

    生非

    成語拼音:
    xún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形容有意制造端,制造糾紛。
    成語出處:
    艾蕪《烏鴉之歌》:“現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來尋生非,正愁找不著漏洞哩。”
    300

    行隨

    成語拼音:
    xíng suí shì qiān
    成語解釋:
    行:做。做要隨著情的變化而變化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先行錄序》:“故行隨遷,則言焉人殊,安得據往行以為典要,守前言以效尾生耶?”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