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241

    無常師

    成語拼音:
    shì wú cháng shī
    成語解釋:
    謂處沒有固定不變的準則,要擇善而從。
    成語出處:
    春秋·王詡《鬼谷子·忤合》:“世無常貴,無常師。”陶弘景注:“主善為師,故無常師。”
    242

    無大小

    成語拼音:
    shì wú dà xiǎo
    成語解釋:
    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都管。
    成語出處:
    《文選 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無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蕭瑀以庶政,無大小,莫不關掌。”
    243

    無二成

    成語拼音:
    shì wú èr chéng
    成語解釋:
    謂公和私不能兩全。
    成語出處:
    《左傳·成公八年》:“禮無加貨,無二成。”杜預注:“公私不兩成。”
    244

    無巨細

    成語拼音:
    shì wú jù xì
    成語解釋:
    巨:大。情無論大小,同等對待。亦作“無大小”,“無小大”。
    成語出處:
    《三國志·諸葛亮傳》:“政無巨細咸于亮。”
    245

    危累卵

    成語拼音:
    shì wēi lèi luǎn
    成語解釋:
    情危險得像堆起來的蛋一樣。形容形勢極端危險。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十過》:“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
    246

    往日遷

    成語拼音:
    shì wǎng rì qiān
    成語解釋:
    情和時光都已過去。
    成語出處:
    唐·李白《雪讒詩贈友人》:“感悟遂晚,往日遷。”
    247

    無三不成

    成語拼音:
    shì wú sān bù chéng
    成語解釋:
    謂辦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三回:“常言道,無三不成,你進洞兩遭了,再進去一遭,管情救出師父來也。”
    248

    送往

    成語拼音:
    sòng wǎng shì jū
    成語解釋:
    往:死者;居:生者。禮葬死者,奉養生者。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九年》:“送往居,耦俱無猜,貞也。”
    249

    賞心樂

    成語拼音:
    shǎng xīn lè shì
    成語解釋:
    賞心:心情歡暢。歡暢的心情,快樂的情。
    成語出處:
    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四者難并。”
    250

    慎小

    成語拼音:
    shèn xiǎo shì wēi
    成語解釋:
    謹慎對待微小的情。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審知禍福之所生,是故慎小微,違非索辨以根之。”
    251

    煞有介

    成語拼音:
    shà yǒu jiè shì
    成語解釋:
    真像有那么一回似的。
    成語出處:
    宋 陸九淵《語錄下》:“先生曰:‘某何嘗不教人讀書,不知此后煞有甚。’”
    252

    以密成

    成語拼音:
    shì yǐ mì chéng
    成語解釋:
    情因為嚴密謹慎而成功。
    成語出處:
    《韓非子·說難》:“以密成,語以泄敗。”
    253

    時異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語解釋:
    殊:不同;差異。時間不同,情也和以前不一樣。意思是物隨著時間改變而發生變化。亦作“時異勢殊”。
    成語出處: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尚恐議者曰:‘時異殊。’臣請復為陛下租舉近效之尤章者以辯焉。”
    254

    與心違

    成語拼音:
    shì yǔ xīn wéi
    成語解釋:
    同“與原違”。
    成語出處:
    北齊·魏收《魏書·王叡傳》:“誠思竭盡力命,以報所受,不謂與心違,忽嬰重疾。”宋·歐陽修《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詩:“貌先年老因憂國,與心違始乞身。”
    255

    與愿違

    成語拼音:
    shì yú yuàn wéi
    成語解釋:
    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沒能做到。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嘆,曾莫能儔。與愿違,遘茲淹留。”
    256

    預則立

    成語拼音:
    shì yù zé lì
    成語解釋:
    指無論做什么前有準備就會成功,沒有準備就要失敗。
    成語出處:
    《禮記·中庸》:“凡預則立,不預則廢。”
    257

    在必行

    成語拼音:
    shì zài bì xíng
    成語解釋:
    情非做不可。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東坡志林·養生說》:“如孫武令,在必行,何卜之有?”
    258

    慎重其

    成語拼音:
    shèn zhò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謂對某一的態度嚴肅認真。
    成語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1回:“某觀察卻慎重其的說道:‘這是兄弟始創的一個大公司。’”
    259

    在人為

    成語拼音:
    shì zài rén wéi
    成語解釋:
    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260

    在蕭墻

    成語拼音:
    shì zài xiāo qiáng
    成語解釋:
    謂禍亂出自內部。,變故;蕭墻,宮室內當門的小墻。語出《論語 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