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事字的成語 (375個)

    201

    不過三

    成語拼音:
    shì bù guò sān
    成語解釋:
    謂同樣的不宜連作三次。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202

    三杯和萬

    成語拼音:
    sān bēi hé wàn shì
    成語解釋:
    和:緩和。指飲酒可以解脫愁悶消除煩惱
    成語出處: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可不道‘三杯和萬,一醉解千愁。’”
    203

    少不經

    成語拼音:
    shào bù jīng shì
    成語解釋:
    少:年輕;更:經歷。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情。指經驗不多。
    成語出處:
    劉豐《后生可愛》:“所以在實際中,毛頭小伙子干出一番大業出來的也畢竟不少,‘少不經’的話不盡全對。”
    204

    勝敗乃兵家常

    成語拼音:
    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成語解釋:
    勝利或失敗是帶兵作戰的人常遇到的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勝利或失敗看得太重。
    成語出處:
    清 洪昇《長生殿 賄權》:“我想勝敗乃兵家常,臨陣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205

    不師古

    成語拼音:
    shì bù shī gǔ
    成語解釋:
    形容做不吸取前人經驗。
    成語出處:
    《尚書 說命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
    206

    舍本

    成語拼音:
    shě běn shì mò
    成語解釋:
    舍:舍棄;:從。指舍棄農耕去從經商。泛指做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207

    不宜遲

    成語拼音:
    shù bù yí chí
    成語解釋:
    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不宜遲!’”
    208

    不有余

    成語拼音:
    shì bù yǒu yú
    成語解釋:
    謂達到極點。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娘兒倆先哭了個不有余,大家勸住,他便忙著到祠堂行禮。”
    209

    屬詞比

    成語拼音:
    shǔ cí bǐ shì
    成語解釋:
    見“屬辭比”。
    成語出處:
    《魏書·高祐傳》:“至若左氏,屬詞比,兩致并書,可謂存史意,而非全史體。”
    210

    出不意

    成語拼音:
    shì chū bù yì
    成語解釋:
    意:猜想。情的發生出乎意料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志》第二卷:“京以攸被詔同至,乃置酒留貫,攸亦預焉。京以出不意,一時失措。”
    211

    出無奈

    成語拼音:
    shì chū wú nài
    成語解釋:
    情出于無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同窗友認假作真》:“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去了,心下如割,卻是出無奈。”
    212

    出意外

    成語拼音:
    shì chū yì wài
    成語解釋: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3回:“那老姑子見寶玉來了,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個活龍來的一般,忙上來問好,命老道來接馬。”
    213

    出有因

    成語拼音:
    shì chū yǒu yīn
    成語解釋:
    情的發生是有原因的。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回:“郭道臺就替他洗刷清楚,說了些'出有因,查無實據'的話頭,稟復了制臺。”
    214

    過境遷

    成語拼音:
    shì guò jìng qiān
    成語解釋:
    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境:情況;遷:變動。
    成語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215

    過景遷

    成語拼音:
    shì guò jǐng qiān
    成語解釋:
    同“過境遷”。
    成語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放下即實地”》:“到了實完全弄清楚的時候,有些問題又過景遷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惱。”
    216

    過情遷

    成語拼音:
    shì guò qíng qiān
    成語解釋:
    隨著情過去,對該的感情、態度也起了變化。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1回:“說要每天拿來瞧一遍,免得過情遷,重蹈故轍。”
    217

    關重大

    成語拼音:
    shì guān zhòng dà
    成語解釋:
    情關系著根本或全局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9回:“郭槐到了此時,豈不知關重大,橫了心再也不招。”
    218

    核言直

    成語拼音:
    shì hé yán zhí
    成語解釋:
    情確實,文辭直捷。語出《漢書 司馬遷傳贊》:“其文直,其核。”
    成語出處:
    語出《漢書·司馬遷傳贊》:“其文直,其核。”
    219

    后諸葛亮

    成語拼音: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成語出處: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后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220

    緩則圓

    成語拼音:
    shì huǎn zé yuán
    成語解釋:
    碰到情不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看來此寬則圓,急難成效。”
    * 事的成語,帶事字的成語,包含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