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之字的成語 (1982個)
-
221
菜蔬之色
- 成語拼音:
- cài shū zhī sè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們在饑荒年景度日所顯現的營養不良的臉色。
- 成語出處:
- 晉·潘岳《籍田鼠》:“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
-
222
承天之祜
- 成語拼音:
- chéng tiān zhī hù
- 成語解釋:
- 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賜福
- 成語出處:
- 《詩經·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
223
昌亭之客
- 成語拼音:
- cháng tíng zhī kè
- 成語解釋:
- 下鄉(屬江蘇省淮陰市)南昌亭長的食客。原指漢淮陰侯韓信。后以借指
- 成語出處:
- 《漢書 韓信傳》:“韓信,淮陰人。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從下鄉南昌亭長食。”
-
224
讒慝之口
- 成語拼音:
- chán tè zhī kǒu
- 成語解釋:
- 讒:說別人壞話;慝:邪惡。進讒言的惡人的嘴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間執讒慝之口。”
-
225
出頭之日
- 成語拼音:
- chū tóu zhī rì
- 成語解釋:
- 出頭:擺脫困境等。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龐娟夜走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風疾舉發,白日里與兒童作戲,到晚間共羊犬同眠。不知幾時才得個出頭之日。”
-
226
承天之祐
- 成語拼音:
- chéng tiān zhī yòu
- 成語解釋:
-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 成語出處:
- 《周易·大有》:“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
227
存亡危急之秋
- 成語拼音:
- cún wáng wēi jí zhī qiū
- 成語解釋:
- 指生存、滅亡、危險、緊急的關鍵時刻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應計較過去的一切,而當與全國國民徹底更始,力謀團結,以保國家之生命與生存。”
-
228
采薪之患
- 成語拼音:
- cǎi xīn zhī huàn
- 成語解釋:
- 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 成語出處:
- 見“采薪之憂”。
-
229
喘息之機
- 成語拼音:
- chuǎn xī zhī jī
- 成語解釋:
- 暫停活動、舒緩一段時間
- 成語出處:
- 金玉舟《趙匡胤》第31章:“柴榮那里肯給敵軍以喘息之機,立刻揮軍急追。”
-
230
喘息之間
- 成語拼音:
- chuǎn xī zhī jiān
- 成語解釋:
- 喘一口氣的功夫。比喻時間短。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張綱傳》:“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之間耳!”
-
231
采薪之疾
- 成語拼音:
- cǎi xī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 成語出處:
- 見“采薪之憂”。
-
232
城下之盟
- 成語拼音: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成語解釋:
- 盟:盟約;和約。因強敵兵臨城下而被迫簽訂的屈辱性和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
233
城下之辱
- 成語拼音:
- chéng xià zhī rǔ
- 成語解釋:
- 謂兵臨城下屈膝求和的恥辱。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知恥學會敘》:“越惟無恥,故安于城下之辱。”
-
234
采薪之憂
- 成語拼音:
- cǎi xīn zhī yōu
- 成語解釋:
-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憂,言病不能采薪,謙辭也。”
-
235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成語拼音:
-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成語出處:
- 《禮記·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
-
236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 成語拼音:
-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 成語解釋:
-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致南京參議會論建都書》:“國維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則其幸耳。”
-
237
穿窬之盜
- 成語拼音:
- chuān yú zhī dào
- 成語解釋:
- 穿:指穿壁;窬:通“逾”,從墻上爬過去。從墻上爬過去。指鉆洞和爬墻的盜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
238
齒牙之猾
- 成語拼音:
- chǐ yá zhī huá
- 成語解釋:
- 見“齒牙為猾”。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討副使試大理司直兼貴州刺史鄧君墓志銘》:“然以憂栗間于多虞,卒成耳環目之塞,道致齒牙之猾。”
-
239
惻隱之心
- 成語拼音:
- cè yǐn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惻:悲傷;隱:傷痛;惻隱:對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憐憫受苦受難者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
240
蟲魚之學
- 成語拼音:
- chóng yù zhī xué
- 成語解釋:
- 指繁瑣的考據訂正。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詩:“《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
* 之的成語,帶之字的成語,包含之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