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之字的成語 (1982個)

    241

    池魚

    成語拼音:
    chí yú zhī yāng
    成語解釋: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成語出處:
    《剪燈新話 三山福地傳》:“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池魚殃。”
    242

    長夜

    成語拼音:
    cháng yè zhī yǐn
    成語解釋:
    指通宵宴飲。
    成語出處: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飲。”
    243

    不朽

    成語拼音:
    chuán zhī bù xiǔ
    成語解釋:
    傳:流傳;不朽:永不磨滅。長遠流傳,永不磨滅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博他一個遠鄉異域的高名,傳不朽。”
    244

    綽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chuò rán
    成語解釋:
    處:對待;綽然:寬裕舒緩的樣子。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能顯得從容坦然
    成語出處:
    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人皆病于拘礙,而先生處綽然。”
    245

    過蹙

    成語拼音:
    cāo zhī guò cù
    成語解釋:
    猶言操過急。指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成語出處:
    語出《公羊傳 莊公三十年》:“捍齊人伐山戎呴,此齊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子司馬子曰:‘蓋以操為已蹙矣!’”
    246

    過急

    成語拼音:
    cāo zhī guò jí
    成語解釋:
    操:做;過:過分 。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過于急躁。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地志中下》:“匹馬觭輪無的反者,操急矣。”
    247

    過激

    成語拼音:
    cāo zhī guò jī
    成語解釋:
    指處事過于激烈。
    成語出處:
    文公直《辛亥革命運動中這新軍》:“鄂督瑞澄操過激,捕殺民黨無虛日。”
    248

    過切

    成語拼音:
    cāo zhī guò qiè
    成語解釋:
    指處事過于急切。
    成語出處:
    聞一多《論文藝的民主問題》:“我個人看來,目前的民主運動的確戰斗性不夠,也許有些老輩人認為操過切,反而不好。”
    249

    毫厘,失千里

    成語拼音:
    chā zhī háo lí shī zhī qiān lǐ
    成語解釋: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禮記 經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 《魏書 樂志》:“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毫厘,失千里。”
    250

    毫厘,謬以千里

    成語拼音: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語解釋: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過猶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過不及,均也。差毫厘,繆以千里。”
    251

    名山

    成語拼音:
    cáng zhī míng shān
    成語解釋: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魚豢《魏略》:“雖未能藏名山,將以傳同好。”
    252

    藏諸名山,傳其人

    成語拼音: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成語解釋:
    諸:于的合音;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后來志趣相投的人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253

    泰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tài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對待;: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貧如此,而處泰然,不以害其樂。”
    254

    以鼻

    成語拼音:
    chī zhī yǐ bí
    成語解釋:
    嗤:譏笑。用鼻子發出冷笑聲;表示輕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
    成語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七回:“其初在鄉自立一學校,說于市,市人非;請于巨紳貴族,更嗤以鼻。”
    255

    有故

    成語拼音:
    chí zhī yǒu gù
    成語解釋:
    持:持論;立論;故:根據。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根據。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有故,其言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256

    有故,言有理

    成語拼音:
    chí zhī yǒu gù,yán zhī yǒu lǐ
    成語解釋:
    持:持論,立論;故:根據。立論有根據,講話有道理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有故,其言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257

    以恒

    成語拼音:
    chí zhī yǐ héng
    成語解釋:
    持:保持;堅持;: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以久”。
    成語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事,一切行以誠,持以久。”
    258

    怡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yí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代詞;怡然:安適愉快。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很安適愉快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至日,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處怡然。”
    259

    晏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yàn rán
    成語解釋:
    晏然:平靜的樣子。指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秦觀《圓通禪師行狀》:“事雖交至錯出,處晏然。”
    260

    夷然

    成語拼音:
    chǔ zhī yí rán
    成語解釋:
    處:處理,對待;:代詞;夷然:坦然。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
    成語出處:
    《晉書·王承傳》:“承每遇艱險,處夷然。”
    * 之的成語,帶之字的成語,包含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