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的意思 惻隱之心的讀音和出處
- 惻
- 隱
- 之
- 心
- 成語名稱:
- 惻隱之心
- 成語拼音:
- [cè yǐn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惻:悲傷;隱:傷痛;惻隱:對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憐憫受苦受難者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 成語例句:
- 此人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懷惻隱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三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指有同情心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惻,不能讀作“chè”。
- 繁體字形:
- 惻隱之心
- 英文翻譯:
- sympath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惻隱之心”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孟子的成語 人物品質的成語 俠義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傷痛 惻隱 遭受 不幸 表示 憐憫 受苦 受難者 心情
“惻隱之心”的單字解釋
【惻】:悲傷:惻然。凄惻。
【隱】:[yǐn]1.藏匿,不顯露:隱藏。隱匿。隱居。隱士。隱諱。2.傷痛:隱惻。3.憐憫:惻隱之心。[yìn]倚,靠:隱幾而臥(靠著幾案睡眠)。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心】:1.人和高等動物身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圓錐形,大小約跟本人的拳頭相等,內部有四個空腔,上部兩個是心房,下部兩個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張和收縮推動血液循環全身。也叫心臟。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談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圓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惻隱之心”的反義詞
“惻隱之心”的近義詞
“惻隱之心”的相關成語
惻隱之心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不臣之心
白首之心
惻怛之心
豺狐之心
赤子之心
匪石之心
狗馬之心
茍且之心
虎狼之心
精白之心
眷眷之心
覬覦之心
葵藿之心
犬馬之心
區區之心
是非之心
司馬昭之心
“惻隱之心”的關聯成語
惻字的成語
隱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心字的成語
惻開頭的成語
隱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心開頭的成語
ce的成語
yin的成語
zhi的成語
xin的成語
cyzx的成語
惻隱什么什么的成語
惻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惻什么什么心的成語
什么隱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隱什么心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心的成語
“惻隱之心”造句
無欲無求,先發大慈大悲惻隱之心,誓愿普救生靈之苦。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
看到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個人都動了惻隱之心,紛紛慷慨解囊相助。
如此痛快淋漓地斬草除根之際,偶爾也會動了惻隱之心。
他做得太絕了,一點惻隱之心都沒有。
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樣子,她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準備為他找個老伴。
每次在街上碰到殘疾人,媽媽就動了惻隱之心,總要上前幫一點忙。
在候車室里,一位貧病交加的老婦人,引起了人們的惻隱之心,大家不約而同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 惻隱之心的意思 惻隱之心的成語解釋 惻隱之心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