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下字的成語 (513個)

    481

    正冠李

    成語拼音:
    zhèng guàn lǐ xià
    成語解釋: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不整冠”。謂在李樹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不整冠。”
    482

    縱橫天

    成語拼音:
    zòng héng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在天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成語出處:
    元 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黃巢縱橫天,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為重。”
    483

    轍環天

    成語拼音:
    zhé huá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轍:車輪碾過的痕跡。乘車環游天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昔者孟柯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卒老干行。”
    484

    折節謀士

    成語拼音: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成語解釋:
    折節:屈己人;:屈己尊人。屈己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成語出處:
    唐·儲光羲《貽鼓吹李丞》:“折節謀士,深心論客卿。”
    485

    折節

    成語拼音:
    zhé jié xià shì
    成語解釋:
    折節:屈己人。屈己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486

    折節賢人

    成語拼音: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
    成語解釋:
    折節:屈己人;:屈己尊人。屈己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賢人,厚遇賓客。”
    487

    自鄶而

    成語拼音:
    zì kuài ér xià
    成語解釋:
    表示自此以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
    成語出處:
    郭沫若《雄雞集 關于大規模搜集民歌問題》:“太史公的觀點是反統治者的,所以《史記》所提供的史料,比《漢書》可貴,后來的史官更是自鄶而了。”
    488

    自鄶以

    成語拼音:
    zì kuài yǐ xià
    成語解釋:
    吳國的季禮在魯國看周代的樂舞,對于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評論,但從劊國以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比喻從某某以就不值得評論。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自鄶以無譏焉。”
    489

    糟糠之妻不

    成語拼音:
    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成語解釋:
    指貧賤時共患難的妻子,今也用來謙稱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稱與共患難的妻子。(2)用以謙稱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貧窮時,與自己共嘗糟糠的妻子。
    成語出處:
    《后漢書 宋弘傳》:“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堂。”
    490

    樽前月

    成語拼音:
    zūn qián yuè xià
    成語解釋:
    酒樽之前,月亮之。謂對酒賞月的悠閑情境。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八》:“弟此節俗冗,焦頭爛額,對月對酒皆不樂。樽前月,尚有剝啄之聲,如御十萬敵,必須在家首先搪拒,竟無福前來望見顏色矣。”
    491

    在人矮檐,怎敢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是。”
    492

    指日可

    成語拼音:
    zhǐ rì kě xià
    成語解釋:
    指明日可以攻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故臣以為兵出沐陽,則山東指日可。”
    493

    在人屋檐,不得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他勸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人屋檐,不得不低頭。”
    494

    助人

    成語拼音:
    zhù rén xià shí
    成語解釋:
    幫助別人去作害人的事。
    成語出處:
    魯迅《三閑集·通信》:“對于他們,攻擊的人又正多,我何必再來助人石呢。”
    495

    知人

    成語拼音:
    zhī ré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知:識別。士:屈己尊人。能識別人才并禮賢士。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復麻城人書》:“以此見真正高陽酒徒之能知人士,識才尊賢又如此。”
    496

    咋舌不

    成語拼音:
    zhà shé bù xià
    成語解釋:
    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說話或說不出話來,極度悔恨或畏縮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從族乎?”
    497

    自上而

    成語拼音:
    zì shàng ér xià
    成語解釋:
    從上到
    成語出處:
    鄧小平《黨與抗日民主政權》:“有的可采取自上而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而上的方式,總以能教育群眾、糾正錯誤、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
    498

    足上首

    成語拼音:
    zú shàng shǒu xià
    成語解釋:
    腳在上,頭在。比喻長幼尊卑相互顛倒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足反居上,首顧居,倒縣如此,猶為國有人乎?”
    499

    正身率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成語解釋:
    端正自身,為屬表率。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武帝紀三》:“仲舒正身率,所居而治。”
    500

    卒擅天

    成語拼音:
    zú shà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卒:終于;擅:獨攬,據有。指終于得到天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呂尚,卒擅天,而身立為帝王。”
    * 下的成語,帶下字的成語,包含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