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下字的成語 (513個)

    301

    為難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wéi ná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02

    文字

    成語拼音:
    sú xià wén zì
    成語解釋:
    指為應付世事而寫的平庸的應酬文章。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馮宿論文書》:“時時應事作俗文字,筆令人慚。”
    303

    相安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xiāng ān
    成語解釋:
    :指尊卑、長幼、上級與級;安:安穩,安定。上面和面,相安無事
    成語出處:
    《晉書·束皙傳》:“主無驕肆之怒,臣無嫠纓之請,上相安,率禮從道。”
    304

    上行

    成語拼音: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成語解釋: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為之,效之。”
    305

    一心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語解釋:
    上上一條心。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上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306

    上有天堂,有蘇杭

    成語拼音:
    shàng yǒu tiān táng,xià yǒu sū háng
    成語解釋:
    指蘇州、杭州比天堂還要美好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4回:“從來江山秀麗,人物奢華,所以相傳道:‘上有天堂,有蘇杭。’”
    307

    上溢

    成語拼音:
    shàng yì xià lòu
    成語解釋:
    謂上富貧。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制》:“筐篋已富,府庫已實,而百姓貧,天是之謂上溢而漏。”
    308

    上援

    成語拼音:
    shàng yuán xià tuī
    成語解釋:
    上面牽引面推。比喻推薦引進。
    成語出處:
    《禮記·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弗推,讒諂之民,有比黨而危之者。”
    309

    上之所好,必從之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suǒ hào,xià bì cóng zhī
    成語解釋:
    好:喜愛。在上的人喜歡什么,在的人就一定會跟著做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必有甚焉者矣。”
    310

    上知天文,知地理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成語解釋:
    知:曉得,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不至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311

    上烝

    成語拼音: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成語解釋:
    烝:晚輩男子和長輩女子通奸;報:長輩男子與晚輩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亂倫。
    成語出處:
    《左傳;、 桓公十六年》:“衛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屬諸右公子。”《左傳·宣公三年》:“文公報鄭子之妃,曰陳媯,生子華、子臧。”
    312

    上蒸

    成語拼音:
    shàng zhēng xià bào
    成語解釋:
    泛指亂倫的性行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5卷:“至如上蒸報,同人道于禽獸;鉆穴逾墻,役心機于鬼蜮。”
    313

    上智

    成語拼音:
    shàng zhì xià yú
    成語解釋:
    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成語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愚不移。’”
    314

    天高地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dì xià
    成語解釋:
    ①比喻尊卑有別。②比喻各種情勢。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天高地,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
    315

    天高聽

    成語拼音:
    tiān gāo tīng xià
    成語解釋:
    謂天子圣明,雖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情。
    成語出處:
    《南齊書·王融傳》:“皇鑒燭幽,天高聽,賞片言之或善,矜一物之失時。”
    316

    投井

    成語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成語解釋:
    看見人要掉進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去,又扔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石焉者,皆是也。”
    317

    投阱

    成語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石焉者,皆是也。”
    成語出處:
    語出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石焉者,皆是也。”
    318

    桃李遍天

    成語拼音: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
    成語出處:
    明·焦竑《玉堂叢語·薦舉》:“愛樂賢士大夫,與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薦,以是桃李遍天。”
    319

    桃李不言,自成行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成語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
    晉 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不言,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320

    桃李不言,自成蹊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語解釋: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將軍列傳論》:“諺曰:‘桃李不言,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 下的成語,帶下字的成語,包含下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