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一字的成語 (1530個)

    121

    塹,長

    成語拼音: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成語解釋:
    塹:壕溝,比喻困難、挫折。受次挫折,增長分見識。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 與薛尚謙書》:“經蹶者長智,今日之失,未必不為后日之得。”
    122

    時,彼

    成語拼音: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成語解釋:
    此:這;彼:那。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時,此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123

    頭地

    成語拼音:
    chū yī tóu dì
    成語解釋: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頭地也。”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頭之地。后以“出頭地”喻高人著。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頭地也。”
    124

    穿條褲子

    成語拼音:
    chuān yī tiáo kù zǐ
    成語解釋:
    比喻兩人關系密切,利害致,遇事持同樣的態度
    成語出處:
    劉紹棠《田野落霞》:“你們穿條褲子,早編好了哄我的話。”
    125

    以終

    成語拼音:
    cóng yī yǐ zhōng
    成語解釋:
    從:跟隨;終:終身,輩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126

    吹皺池春水

    成語拼音: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成語解釋:
    原形容風兒吹指水面,波浪漣漪。后作為與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閑事的歇后語。
    成語出處:
    宋 馬令《南唐書 馮延巳傳》:“延巳有‘風乍起,吹皺池春水’之句,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池春水,干卿何事?’”
    127

    獨霸

    成語拼音:
    dú bà yī fāng
    成語解釋:
    霸占個地方(多指壞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臨安里錢婆留發跡》:“錢王生于亂世,獨霸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128

    大筆

    成語拼音:
    dà bǐ yī huī
    成語解釋:
    揮:揮寫。形容善于寫作者運筆神速或任意簽字、涂改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3回:“老賊看了,連說:‘妥當結實,就勞賢契大筆揮。”
    129

    獨步

    成語拼音:
    dú bù yī shí
    成語解釋:
    獨步:獨無二。形容當代獨無二;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 郭熙》第11卷:“論者謂熙獨步時,雖年老落筆益壯,如隨其年貌焉。”
    130

    大吃

    成語拼音:
    dà chī yī jī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吃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則張那員外大吃驚,回身便走,來到后邊,望后倒了。”
    131

    多此

    成語拼音:
    duō cǐ yī jǔ
    成語解釋:
    舉:行動、舉動。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舉動。表示這行動毫無必要。
    成語出處:
    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況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舉,以身累者乎?”
    132

    打成

    成語拼音:
    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語解釋:
    原指把各種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回事。現多指人與人相互間關系密切;如同體。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順道,打成片。”
    133

    洞察

    成語拼音:
    dòng chá yī qiè
    成語解釋:
    洞察:看得很清楚。對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對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準確的判斷力。
    成語出處:
    羅廣斌《紅巖》第五章:“濃黑的眉梢下,又是那雙炯炯有神、明亮、洞察切的目光,還是那無比堅定、聲震屋宇的語音。”
    134

    獨出

    成語拼音:
    dú chū yī shí
    成語解釋:
    超群出眾,代無二
    成語出處:
    135

    賭彩

    成語拼音:
    dǔ cǎi yī zhì
    成語解釋:
    猶言孤注擲。
    成語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喻子才謂元鎮曰:‘相公此舉,有萬全之策乎?亦賭彩擲也。’”
    136

    獨當

    成語拼音:
    dú dāng yī miàn
    成語解釋:
    單獨承擔或負責個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精神強干;有本事能力。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張良傳》:“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面。”
    137

    倒打

    成語拼音:
    dào dǎ yī pá
    成語解釋:
    比喻犯了錯誤或干了壞事不承認;反咬對方口。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我輸了理可不輸氣,輸了氣也不輸嘴。且翻打他耙,倒問他!”
    138

    倒打

    成語拼音:
    dǎo dǎ yī wǎ
    成語解釋:
    猶言倒打耙。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七:“先生并沒說什么呀,你別先倒打瓦!”
    139

    躲過初,躲不過十五

    成語拼音: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
    成語解釋:
    指躲避時,但終究不能根本逃避
    成語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51回:“以后找機會再抓吧!躲過初,也躲不過十五,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
    140

    道高尺,魔高

    成語拼音: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成語解釋: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道高尺,魔高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 一的成語,帶一字的成語,包含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