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一字的成語 (1530個)

    101

    滄海

    成語拼音:
    cāng hǎi yī lín
    成語解釋:
    大海中的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成語出處:
    《冷眼觀》第七回:“因要替個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位闊公子,把自己從前十載青燈,半生黃卷,都隨著烏鞭黑帽,猶如滄海鱗,巫山片云,頃刻間風弛電掣,卷入無何有之鄉。”
    102

    滄海

    成語拼音:
    cāng hǎi yī sù
    成語解釋:
    滄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粟”。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粟。”
    103

    猖獗

    成語拼音:
    chāng jué yī shí
    成語解釋:
    猖獗:兇猛而放肆。形容壞人或反動勢力時間顯得特別兇猛放肆。
    成語出處:
    周恩來《在延安歡迎會上的演說》:“曾經猖獗時的法西斯黨徒及其第五縱隊的死期是天逼近了。”
    104

    巢林

    成語拼音:
    cháo lín yī zhī
    成語解釋:
    指鷦鷯筑巢,只不過占用根樹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貪多。
    成語出處:
    語出《莊子 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枝。”
    105

    聰明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表示個人輩子聰明。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我斷不出此事,枉自聰明世。每日退堂,便將畫圖展玩,千思萬想。”
    106

    聰明世,懵懂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懵懂:頭腦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下子糊涂。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五回:“我蘇友白聰明世,懵懂時。我此行雖因叔命,原為尋訪佳人。”
    107

    聰明世,糊涂

    成語拼音: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
    成語解釋:
    輩子都很精明,但有時下子糊涂。指聰明人也會犯錯誤
    成語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世,糊涂時,教群猴兒王八蛋給吃了。”
    108

    燦然

    成語拼音:
    càn rán yī xīn
    成語解釋:
    燦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給人種全新的感覺。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行書六》:“正夫以精忠相與圖回至治,其所以持盈守成,而熙豐之盛德美意,燦然新,正夫其有力焉。”
    109

    囅然

    成語拼音:
    chǎn rán yī xiào
    成語解釋:
    囅然:笑的樣子。高興地笑起來
    成語出處:
    清·汪琬《序》:“然后徐展此圖,以校其人物風景相似與否,夫也將為之囅然笑也。”
    110

    傳誦

    成語拼音:
    chuán sò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誦:稱誦、傳述。在某個時期內,人們到處傳述。
    成語出處:
    魯迅《洋服的沒落》:“這故事頗為傳誦時……不過其中是帶點反對革命的意味的。”
    111

    存十于千百

    成語拼音:
    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成語解釋:
    指亡多而存少。
    成語出處:
    語出晉 陸機《嘆逝賦》:“顧舊要于遺存,得十于千百。”
    112

    串通

    成語拼音:
    chuàn tōng yī qì
    成語解釋:
    串通:互相勾結。暗中勾結;互相配合;采取致的言語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鴛鴦聽了,便紅了臉,說道:‘怪道,你們串通氣來算計我!’”
    113

    春宵

    成語拼音:
    chūn xiāo yī kè
    成語解釋:
    歡娛難忘的美好時刻。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春夜》詩:“春宵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114

    不雜

    成語拼音:
    chún yī bù zá
    成語解釋:
    純:純粹;:單;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沒有雜質
    成語出處:
    魯迅《“題未定”草》:“東林黨也有小人,古今來無純不雜的君子群。”
    115

    而終

    成語拼音:
    cóng yī ér zhōng
    成語解釋: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成語出處:
    《周易 恒》:“婦人貞吉,從而終也。”
    116

    儆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懲:懲罰;警:警戒。處死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以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117

    警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bǎi
    成語解釋:
    警:警戒,也做“儆”。懲罰個人以警戒多數人。
    成語出處:
    語本《漢書 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用特懲儆百,期于力振頹靡。”
    118

    戒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iè bǎi
    成語解釋:
    見“懲警百”。
    成語出處:
    明·沈釆《千金記》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問,懲戒百難容忍。”
    119

    家言

    成語拼音:
    chěng yī jiān yán
    成語解釋:
    指學問自成體系可派別。
    成語出處:
    《新唐書·韓愈傳》:“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樹立,成家言。”
    120

    儆眾

    成語拼音: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成語解釋:
    懲:懲罰;儆:警告。懲罰個人,以警戒眾人
    成語出處:
    《清史稿·谷際歧傳》:“若得懲儆眾,自可群知洗濯。”
    * 一的成語,帶一字的成語,包含一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