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ui的成語 (293個)

    261

    醉翁之意

    成語拼音:
    zuì wēng zhī yì
    成語解釋:
    之:的;意:意趣。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62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語拼音: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成語解釋:
    之:的;意:意趣。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后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或比喻別有用心。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63

    中心如醉

    成語拼音:
    zhōng xīn rú zuì
    成語解釋:
    中心:內心。內心像喝醉了酒一樣。形容憂思哀傷,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詩經·王風·黍離》:“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264

    罪疑從輕

    成語拼音:
    zuì yí cóng qīng
    成語解釋:
    疑:不能確定。罪行輕重有可疑之處,只應從輕判處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于定國傳》:“其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寡,罪疑從輕,加審慎之心。”
    265

    罪盈惡滿

    成語拼音:
    zuì yíng è mǎn
    成語解釋:
    盈:充滿。罪惡已經到頭了。形容罪大惡極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8回:“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
    266

    罪以功除

    成語拼音:
    zuì yǐ gōng chú
    成語解釋:
    所犯的罪行可以用功勞來抵除。指將功折罪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臣聞《春秋》之義,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義。”
    267

    衒玉賈石

    成語拼音:
    zuì yù jiǎ shí
    成語解釋:
    叫賣璧玉,實際上賣的卻是石頭。比喻言不副實。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問道》:“衒玉而賈石者,其狙詐乎!”
    268

    齜牙咧嘴

    成語拼音:
    zī yá liě zuǐ
    成語解釋:
    齜:露齒。張著嘴巴;露出牙齒。形容兇狠或疼痛難忍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269

    齜牙裂嘴

    成語拼音:
    zī yá liè zuǐ
    成語解釋:
    見“齜牙咧嘴”。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七回:“楊雄、石秀都跟出前廳來看時,只見杜興下了馬,入得莊門,見他模樣,氣得紫漲了面皮,齜牙露嘴,半晌說不的話。”
    270

    咨牙俫嘴

    成語拼音:
    zī yá lái zuǐ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271

    醉眼朦朧

    成語拼音:
    zuì yǎn méng lóng
    成語解釋:
    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杜介送魚》:“醉眼朦朧覓歸路,松江煙雨晚疏疏。”
    272

    醉眼蒙朧

    成語拼音:
    zuì yǎn méng lóng
    成語解釋:
    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只見美娘吃得大醉,侍女扶將進來,到于門首,醉眼蒙朧。”
    273

    衒玉求售

    成語拼音:
    zuì yù qiú shòu
    成語解釋:
    見“衒玉自售”。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雖然衒玉求售,又怕損了自己名譽,不肯隨行逐隊,尋消問息。”
    274

    罪業深重

    成語拼音:
    zuì yè shēn zhòng
    成語解釋:
    指做了很大的壞事,犯了很大的罪。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275

    醉玉頹山

    成語拼音:
    zuì yù tuí shān
    成語解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以“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采。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宋·秦觀《滿庭芳》詞:“相如,方病酒,一觴一詠,賓有群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
    276

    罪疑惟輕

    成語拼音:
    zuì yí wéi qīng
    成語解釋:
    疑:不能確定;惟:同“唯”,只有。罪行輕重有可疑之處,只應從輕判處
    成語出處:
    《尚書·大禹謨》:“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277

    罪應萬死

    成語拼音:
    zuì yīng wàn sǐ
    成語解釋:
    形容罪惡極大。
    成語出處:
    《晉書 苻堅載記下》:“弟沖不識義方,孤背國恩,臣罪應萬死。”
    278

    嘴硬心軟

    成語拼音:
    zuǐ yìng xīn ruǎn
    成語解釋:
    嘴上不服軟,心里卻認輸。指人嘴好強
    成語出處:
    279

    罪有應得

    成語拼音:
    zuì yǒu yīng dé
    成語解釋:
    犯了這樣的罪;就應得到這樣的處罰。指罰當其罪。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今日卑職故違大人禁令,自知罪有應得。”
    280

    罪有攸歸

    成語拼音:
    zuì yǒu yōu guī
    成語解釋:
    攸:所。罪責有所歸屬。指罪犯必受懲治。
    成語出處:
    明·陳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賜爾姬昌等節鉞,便宜行事,往懲其忤,毋得寬縱,罪有攸歸。”
    * zui成語,zui的成語,帶zu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