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141

    惡語中傷

    成語拼音:
    è yǔ zhòng shāng
    成語解釋:
    中傷:攻擊和諂害別人。用惡毒的話污蔑、陷害人。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洪州法昌倚遇禪師》:“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142

    惡意中傷

    成語拼音:
    è yì zhòng shāng
    成語解釋:
    出自惡毒用心去攻擊誹謗誣陷傷害別人。中傷:說壞話攻擊陷害別人。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143

    恩重丘山

    成語拼音:
    ēn zhòng qiū shān
    成語解釋: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成語出處:
    宋 陳亮《謝曾察院啟》:“上下交攻,命危絲發;是非隨定,恩重丘山。”
    144

    恩重如山

    成語拼音:
    ēn zhò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成語出處:
    宋 陸游《刪定官供職謝啟》:“及瓜以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145

    恩重泰山

    成語拼音:
    ēn zhòng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恩情深厚,比泰山還重。
    成語出處:
    宋·劉攽《彭城集·次韻孫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發酬。”
    146

    罰不及眾

    成語拼音:
    fá bù jí zhòng
    成語解釋:
    罰:懲罰;及:到達;眾:大眾。指處罰只對小部分人,不會處罰大眾
    成語出處:
    147

    罰不責眾

    成語拼音:
    fá bù zé zhòng
    成語解釋:
    罰:懲罰;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片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干,也就不好采取懲罰的辦法去處理了。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回:“況罰不責眾,如果主意都不承旨,諒那世主亦難遽將群芳盡廢。”
    148

    法不責眾

    成語拼音:
    fǎ bù zé zhòng
    成語解釋:
    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干,也就不好懲罰了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38回:“大家一議論,法不責眾,全走了。”
    149

    非池中物

    成語拼音:
    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語解釋: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150

    忿火中燒

    成語拼音:
    fèn huǒ zhōng shāo
    成語解釋:
    猶言怒火中燒。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甲詞益狎逼。張忿火中燒,反刀直出,剁甲中顱。”
    151

    分陜之重

    成語拼音:
    fēn shǎn zhī zhòng
    成語解釋:
    陜: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重:重任。指周成王時,周公、召公分陜而治。后指朝廷對守土重臣的委任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時,召公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召公主之。”
    152

    浮圖七級,重在合尖

    成語拼音:
    fú tú qī jí,zhòng zài hé jiān
    成語解釋:
    浮圖: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辦成事情的關鍵在最后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李菘傳》:“為浮屠者,必合其尖。”
    153

    繁刑重賦

    成語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fù
    成語解釋:
    過重的刑罰和繁多的賦稅。亦作“繁刑重斂”。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東坡志林》第五卷:“齊景公不繁刑重賦,雖有田氏,齊不可取。”
    154

    繁刑重斂

    成語拼音:
    fán xíng zhòng liǎn
    成語解釋:
    繁:多;斂:征收。繁重的刑罰和賦稅
    成語出處:
    明·張鳳翼《紅拂記·張娘心許》:“只為著土木疲民,況邊庭黷武連年,繁刑重斂誰不怨?”
    155

    腹中兵甲

    成語拼音:
    fù zhōng bīng jiǎ
    成語解釋:
    兵甲:即甲兵,穿著盔甲的士兵。腹中裝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謀略。
    成語出處:
    《五朝名臣言行錄·七之二參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傳》:“……,夏人聞之,相戒曰:‘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156

    風中秉燭

    成語拼音: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成語解釋:
    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海門張仲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
    157

    負重含污

    成語拼音:
    fù zhòng hán wū
    成語解釋:
    猶言忍辱負重。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銘》:“胸劈眾流,曾不出口。負重含污,浩如山藪。險趨人先,利居眾后。”
    158

    腹中甲兵

    成語拼音:
    fù zhōng jiǎ bīng
    成語解釋:
    甲兵:穿著盔甲的士兵。腹中裝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大謀略
    成語出處:
    《五朝名臣言行錄·七之二參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傳》:“夏人聞之,相戒曰:‘無以延川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159

    腹中鱗甲

    成語拼音:
    fù zhōng lín jiǎ
    成語解釋:
    鱗甲:比喻人多巧詐之心。比喻居心險惡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陳震傳》:“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
    160

    釜中生塵

    成語拼音:
    fǔ zhōng shēng chén
    成語解釋:
    猶釜中生魚。
    成語出處: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八:“顏淵簞食瓢飲……范史云釜中生塵。”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