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121

    旦種暮成

    成語拼音:
    dàn zhòng mù c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收效極快。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九:“旦樹椒豆,暮成藿羹。心之所愿,志快意愜。”
    122

    蠹眾木折

    成語拼音:
    dù zhòng mù zhé
    成語解釋:
    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災禍。
    成語出處:
    《商君子·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123

    蠹眾木折,隙大墻壞

    成語拼音: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
    成語解釋:
    蠹:蛀蟲;折:斷;隙:縫隙。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墻縫大了就要倒。比喻為害太多,必定造成災禍,錯誤不及時糾正,就會造成禍害
    成語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修權》:“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124

    短中取長

    成語拼音:
    duǎn zhōng qǔ cháng
    成語解釋:
    指于一般中選擇比較好的。
    成語出處:
    明 于謙《備邊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計邊務,伏乞圣斷。于短中取長而行之。”
    125

    斗重山齊

    成語拼音:
    dǒu zhòng shān qí
    成語解釋:
    斗:北斗星;重:端莊;齊:同,并。像北斗星一樣令人敬仰,像泰山一般崇高。形容人才德兼備,享有崇高威望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痛追思舊日相隨,德業文章,斗重山齊。”
    126

    敵眾我寡

    成語拼音:
    dí zhòng wǒ guǎ
    成語解釋: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127

    德尊望重

    成語拼音:
    dé zūn wàng zhòng
    成語解釋:
    見“德高望重”。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七五回:“吾主以令尹德尊望重,故令某等獻上良馬,以備驅馳之用。”
    128

    盜鐘掩耳

    成語拼音:
    dào zhōng yǎn ěr
    成語解釋:
    盜:盜竊;鐘:古代一種樂器。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129

    單則易折,眾則難摧

    成語拼音:
    dā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
    成語解釋:
    勢孤力單,容易受人欺負;從多氣壯,別人不敢欺侮。
    成語出處:
    《北史·吐谷渾傳》:“單則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130

    都中紙貴

    成語拼音:
    dū zhōng zhǐ guì
    成語解釋:
    形容別人的著作受人歡迎,廣為流傳
    成語出處:
    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都中紙貴流傳后,海外金填姓字時。”
    131

    砥柱中流

    成語拼音:
    dǐ zhù zhōng liú
    成語解釋:
    砥柱:山名;在河南境內三門峽、黃河中;形如柱石;立在急流當中;故名;中流:河流中央。比喻能在艱難環境中起支柱作用。砥柱屹立在急流中央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132

    動中窾要

    成語拼音:
    dòng zhōng zhe yào
    成語解釋:
    動:常常,動不動。中:切中,打中。窾:空處、中空。要:要害。要:引申為要害、關鍵。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
    成語出處:
    《清史稿·世增傳》:“文書往復,惟家銘隨方應付,動中窾要,歷任總督皆倚重之,以縣丞擢知府。”
    133

    大中至正

    成語拼音:
    dà zhōng zhì zhèng
    成語解釋:
    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134

    二缶鐘惑

    成語拼音:
    èr fǒu zhōng huò
    成語解釋: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成語出處:
    戰國 宋 莊周《莊子 天地》:“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
    135

    耳目眾多

    成語拼音:
    ěr mù zhòng duō
    成語解釋:
    耳目:指為別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圍注意的人很多。也指為刺探情報的人很多。
    成語出處:
    清 石昆玉《三俠五義》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眾多,恐有泄漏,實屬不便。”
    136

    恩深愛重

    成語拼音:
    ēn shēn ài zhòng
    成語解釋:
    恩德情義極為深重
    成語出處:
    京劇《白蛇傳》第16場:“素貞與許郎恩深愛重……望求老禪師放他出來,夫妻重聚。”
    137

    恩深義重

    成語拼音:
    ēn shēn yì zhòng
    成語解釋:
    恩惠、情義極為深重。
    成語出處:
    唐·呂頌《代郭令公謝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榮加望外,恩深義厚,何以克堪;糜軀粉骨,不知所報。”
    138

    恩威并重

    成語拼音:
    ēn wēi bìng zhòng
    成語解釋:
    安撫和強制同時施行。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魴傳》:“魴在郡十三年卒,賞善罰惡,恩威并行。”
    139

    訛言惑眾

    成語拼音:
    é yán huò zhòng
    成語解釋:
    訛言:詐偽的話。用謠言欺騙迷惑群眾。
    成語出處:
    《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東宮,甲寅,誅西京訛言惑眾者。”
    140

    恩有重報

    成語拼音:
    ēn yǒu zhòng bào
    成語解釋:
    好好地報答別人的重大恩惠。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6回:“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報。’”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