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701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成語拼音:
    yǐ qiáng líng ruò,yǐ zhòng bào guǎ
    成語解釋: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702

    一齊眾楚

    成語拼音:
    yī qí zhòng chǔ
    成語解釋:
    一傅眾咻。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與辰中諸生書》:“絕學之馀,求道者少,一齊眾楚,最易搖奪。”
    703

    一切眾生

    成語拼音:
    yī qiè zhòng shēng
    成語解釋:
    佛教指人類和一切生物。
    成語出處:
    《大智度論》第27卷:“如佛所說,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一切眾生中佛最第一。”
    704

    一人高升,眾人得濟

    成語拼音: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一卷:“一人高升,眾人得濟。你一個人掙錢,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705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成語拼音:
    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
    成語解釋:
    對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要一輩子當做父親那樣尊重他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
    706

    一時伯仲

    成語拼音:
    yī shí bó zhòng
    成語解釋:
    謂兩人水準才能難分高下。伯仲,指兄弟。
    成語出處:
    清·吳蘭馨《絳蘅秋·秋社》:“看這怡蕉客所作諸詩,可的是一時伯仲呢!”
    707

    原始反終

    成語拼音:
    yuán shǐ fǎn zhōng
    成語解釋:
    見“原始要終”。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高亨注:“此言‘圣人’考察萬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萬物之終,故知其所以死。”
    708

    原始見終

    成語拼音:
    yuán shǐ jiàn zhōng
    成語解釋: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實知》:“凡圣人見禍福也,亦揆端推類,原始見終。”《三國志·魏書·臧洪傳》:“仆雖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
    709

    音聲如鐘

    成語拼音:
    yīn shēng rú zhōng
    成語解釋:
    聲音像鐘聲一樣響亮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盧植傳》:“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
    710

    養生送終

    成語拼音:
    yǎng shēng sòng zhōng
    成語解釋:
    同“養生送死”。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貨殖傳序》:“五谷六畜及至魚鱉鳥獸雚蒲材干器械之資,所以養生送終之具,靡不皆育。”
    711

    有始無終

    成語拼音:
    yǒu shǐ wú zhōng
    成語解釋:
    有開始;沒有結尾。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孝至》:“或問:‘德有始而無終與有終而無始也,孰寧?’”
    712

    有始有終

    成語拼音:
    yǒu shǐ yǒu zhōng
    成語解釋:
    有開始也有結束。指做事能夠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張》:“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713

    原始要終

    成語拼音:
    yuán shǐ yào zhōng
    成語解釋:
    探求事物發展的起源和結果。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
    714

    以莛叩鐘

    成語拼音:
    yǐ tíng kòu zhōng
    成語解釋:
    莛:草莖。原意是鐘的音量大,用草莖去敲,就不能使它發出應有的響聲。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
    成語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715

    以莛扣鐘

    成語拼音:
    yǐ tíng kòu zhōng
    成語解釋:
    見“以莛撞鐘”。
    成語出處:
    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下:“白馬與陳思答贈,偉長與公幹往復,雖日以莛扣鐘,亦能閑雅矣。”
    716

    以莛撞鐘

    成語拼音: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成語解釋:
    ①用草莖打鐘,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②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成語出處:
    《漢書·東方朔傳》:“語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717

    曳尾涂中

    成語拼音:
    yè wěi tú zhōng
    成語解釋:
    原意是與其位列卿相,受爵祿、刑罰的管束,不如隱居而安于貧賤。后也比喻在污濁的環境里茍且偷生。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718

    搖尾涂中

    成語拼音:
    yáo wěi tú zhōng
    成語解釋: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莊子·秋水》。曳尾,猶
    成語出處: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
    719

    洋為中用

    成語拼音:
    yáng wéi zhōng yòng
    成語解釋:
    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外國的有用的東西;為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服務。
    成語出處:
    毛澤東《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意見的批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720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wú mì sūn zhòng móu chù
    成語解釋:
    覓:尋找;孫仲謀:孫權。無處尋找出英雄孫仲謀那樣的人了
    成語出處:
    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