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721

    移孝為忠

    成語拼音:
    yí xiào wéi zhōng
    成語解釋: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成語出處:
    語出《孝經 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
    722

    移孝作忠

    成語拼音:
    yí xiào zuò zhōng
    成語解釋: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成語出處:
    謝覺哉《不惑集 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父母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723

    魚游釜中

    成語拼音:
    yú yóu fǔ zhōng
    成語解釋:
    釜:古代鍋類的器物。魚在鍋里游動。比喻身臨險境、絕境。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724

    妖言惑眾

    成語拼音:
    yāo yán huò zhòng
    成語解釋:
    妖言:沒有事實根據的;荒誕離奇的話;惑:迷亂。用騙人的話蠱惑群眾。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眭弘傳》:“妄設妖言惑眾,大逆不道。”
    725

    一言為重,百金為輕

    成語拼音: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
    成語解釋:
    金:古代貨幣單位。嚴守自己諾言比百兩黃金還珍重。指信守諾言可貴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726

    一言中的

    成語拼音:
    yī yán zhōng de
    成語解釋: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成語出處:
    《中國現在記》第一回:“你做折子須要在此等地方著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頭不能不準。”
    727

    一語中的

    成語拼音:
    yī yǔ zhōng de
    成語解釋:
    見“一語破的”。
    成語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一語中的,抓住了要害。”
    728

    一語中人

    成語拼音:
    yī yǔ zhōng rén
    成語解釋:
    中:中傷。以一句話中傷人。
    成語出處:
    宋·李昌令《令善錄·劉貢父》:“蓋好謔人者,但知取快一時,不知一語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729

    蕓蕓眾生

    成語拼音: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成語解釋:
    佛家語;指世間眾多的生靈。后多指世上大群無知識的人。蕓蕓:眾多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
    730

    眼中拔釘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bá dīng
    成語解釋:
    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 雜傳八 趙在禮》:“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731

    以眾暴寡

    成語拼音:
    yǐ zhòng bào guǎ
    成語解釋:
    以人多勢眾的一幫去欺凌、迫害人少勢弱的一方。
    成語出處: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
    732

    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成語拼音:
    yǐ zhòng bào guǎ,yǐ qiáng líng ruò
    成語解釋: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于是一鄉自為一國,一姓自為一群,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733

    云中白鶴

    成語拼音:
    yún zhōng bái hè
    成語解釋:
    象云彩中的白鶴一般。比喻志行高潔的人。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引《原別傳》:“邴君所謂云中白鶴,非鶉鷃之網所能羅矣。”
    734

    與眾不同

    成語拼音:
    yǔ zhòng bù tóng
    成語解釋:
    和大家不一樣。
    成語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故富貴之家,役使奴童,育養牛馬,必有與眾不同者矣。”
    735

    庸中皦皦

    成語拼音:
    yōng zhōng bì tóng
    成語解釋:
    猶言出類拔萃。常人中顯得才能特出者。
    成語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上嘆曰:‘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
    736

    郢中白雪

    成語拼音:
    yǐng zhōng bái xuě
    成語解釋:
    典出戰國楚宋玉《答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樂曲或詩文。
    成語出處:
    典出戰國·楚·宋玉《答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737

    眼中刺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cì
    成語解釋:
    形容最痛恨、最厭惡的人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母別子》:“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迎新去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738

    眼中釘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dīng
    成語解釋:
    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739

    眼中釘,肉中刺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cì
    成語解釋:
    眼睛里面的疔瘡,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我們娘兒倆今兒一齊死給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釘,肉中刺,好等他們來過現成日子!”
    740

    眼中疔,肉中刺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dīng,ròu zhōng cì
    成語解釋:
    疔:疔瘡。眼睛里面的疔瘡,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討厭的人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我見了那窮漢,似眼中疔,肉中刺。”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