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ong的成語 (1107個)

    661

    心中無數

    成語拼音:
    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不太了解或處理事情沒有把握。數:數目;指掌握的實際情況。
    成語出處:
    蔣和森《風蕭蕭 沖天記一》:“他雖然素稱'博學',熟讀經史,可是對此卻心中無數。”
    662

    胸中無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心里沒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663

    兇終隙末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xì mò
    成語解釋:
    兇:殺人;隙:嫌隙,仇恨;終、末:最后,結果。指彼此友誼不能始終保持,朋友變成了仇敵。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王丹傳》:“張陳兇其終,蕭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鮮矣。”
    664

    小忠小信

    成語拼音:
    xiǎo zhōng xiǎo xìn
    成語解釋:
    小表忠心,小講信用。多指借此所采取的手段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24回:“在獻公前,小忠小信,貢媚取憐。”
    665

    笑中有刀

    成語拼音:
    xiào zhōng yǒu dāo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心卻十分陰險毒辣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天可度》詩:“看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有刀潛殺人。”
    666

    心中有數

    成語拼音:
    xīn zhōng yǒu shù
    成語解釋:
    比喻了解實際情況;心里有底。
    成語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山東交鋒做準備。”
    667

    胸中有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668

    胸中之穎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成語解釋:
    穎:聰明。心中的聰明才智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程材》:“博學覽古今,計胸中之穎,出謚十萬。”
    669

    胸中正,眸子瞭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
    成語解釋: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純正,眼睛明亮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670

    一不扭眾

    成語拼音:
    yī bù niǔ zhòng
    成語解釋:
    一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細想了想,這事不但無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眾’,只得點頭依允。”
    671

    言必有中

    成語拼音:
    yán bì yǒu zhòng
    成語解釋:
    中:關鍵的地方。不說則已;一說就說到點子上。指說話很中肯。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672

    言不由衷

    成語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語解釋:
    由:從;衷:內心。話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即說的話不是出于真心實意;指心口不一。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楊伯峻注:“人言為信,中同衷。”
    673

    言不由中

    成語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成語解釋:
    見“言不由衷”。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賈奉雉》:“實相告:此言不由中,轉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復憶之也。”
    674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成語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zhī zhōng,jué shèng qiān lǐ zhī wài
    成語解釋:
    運:運籌;帷幄:軍用帳幕;千里之外:指戰場。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675

    語長心重

    成語拼音:
    yǔ cháng xīn zhòng
    成語解釋:
    見“語重心長”。
    成語出處:
    蔡元培《致“公言報”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書語長心重,深以外間謠諑紛紜集為北京大學惜,甚感。”
    676

    有初鮮終

    成語拼音:
    yǒu chū xiǎn zhōng
    成語解釋:
    鮮:少。有開始,很少有終結。指做事有頭無尾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677

    一唱眾和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zhòng hé
    成語解釋: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成語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詩經》:“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
    678

    蟻萃螽集

    成語拼音:
    yǐ cuì zhōng jí
    成語解釋:
    像螞蟻、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結者之眾多。
    成語出處:
    《宋書 袁淑傳》:“羯寇遺丑,趨致畿甸,蟻萃螽集,聞以崩殪。”
    679

    義膽忠肝

    成語拼音:
    yì dǎn zhōng gān
    成語解釋:
    指為人正直忠貞。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七二回:“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680

    掩耳盜鐘

    成語拼音:
    yǎn ěr dào zhōng
    成語解釋:
    亦作“掩耳盜鍾”。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己欺騙自己。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成語出處:
    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 zhong成語,zhong的成語,帶zho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