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的成語 (4064個)
-
1861
瓊林玉枝
- 成語拼音:
- qióng lín yù zhī
- 成語解釋:
- 瓊:赤色玉。比喻人的資質高潔
- 成語出處:
- 明·康海《王蘭卿》第三折:“他小哩怎的便知,根科兒是月窟仙枝,胎胞兒是瓊林玉枝,胚團兒是俊才英氣。”
-
1862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 成語解釋:
- 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潰于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
1863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 成語解釋:
-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
-
1864
劬勞之恩
- 成語拼音:
- qú láo zhī ēn
- 成語解釋:
- 謂父母辛勞養育子女之恩。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9回:“在京師圖個蔭子封妻,光耀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
-
1865
黔驢之計
- 成語拼音:
- qián lǘ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 成語出處:
- 宋 李曾伯《代襄閫回陳總領賀轉官》:“雖長蛇之勢若粗雄,而黔驢之技已盡展。”
-
1866
黔驢之技
- 成語拼音:
- qián lǘ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黔:貴州;技:本領。黔驢的本領。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驢一鳴,虎大駭……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啃,斷其喉
-
1867
千里之駒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jū
- 成語解釋:
- 駒:少壯馬。比喻英俊的少年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之鳧乎?”
-
1868
千里之任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rèn
- 成語解釋:
- 指遠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以千里之任。”
-
186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 成語解釋:
- 走一千里路,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1870
千里之志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遠大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長利》:“與一舉則有千里之志,德不盛,義不大則不至其郊。”
-
1871
千里之足
- 成語拼音:
- qiān lǐ zhī zú
- 成語解釋:
- 原指千里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
-
1872
清廉正直
- 成語拼音: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
- 成語解釋:
- 清白廉潔,為人正直不阿。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奸劫弒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猶上高陵之顛,墮峻溪之下以求生,兇不幾矣。”
-
1873
犬馬之報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bào
- 成語解釋:
- 愿象犬馬那樣供人驅使,以報恩情。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呂布至死也不忘大德,當效犬馬之報。”
-
1874
犬馬之誠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ch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誠心實意。一般謙稱自己的誠意。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譬人之誠不能動天。”
-
1875
犬馬之齒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chǐ
- 成語解釋:
- 齒:年輪。自己的年齡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答張子儀尚書》:“今茲犬馬之齒,七十有六矣。”
-
1876
犬馬之疾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謙稱自己的疾病。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東京賦》:“值余有犬馬之疾,不能究其精詳。”
-
1877
犬馬之決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jué
- 成語解釋:
- 謂臣僚的果敢決斷。
- 成語出處:
- 《漢書·息夫躬傳》:“其有犬馬之決者,仰藥而伏刃。”
-
1878
氣滿志驕
- 成語拼音:
- qì mǎn zhì jiāo
- 成語解釋:
- 見“氣充志驕”。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6回:“他打了俺三個大郡,氣滿志驕,必然想著幽州。”
-
1879
犬馬之勞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犬馬:古時臣子對君主常自比為替主子奔走的犬馬;以表示忠誠。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 成語出處:
- 《晉書 段灼傳》:“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馬之勞,思帷蓋之報,發仁惠之詔,廣開養老之制。”
-
1880
犬馬之力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猶犬馬之勞。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不才愿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