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901

    格物致知

    成語拼音:
    gé wù zhì zhī
    成語解釋:
    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902

    規行矩止

    成語拼音:
    guī xíng jǔ zhǐ
    成語解釋: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準則。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茍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成語出處:
    晉 潘尼《釋奠頌》:“二學儒官,縉紳先生之徒,垂纓佩玉,規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執事之命。”
    903

    各行其志

    成語拼音:
    gè xíng qí zhì
    成語解釋:
    見“各從其志”。
    成語出處:
    《北史·宇文孝伯傳》:“尉遲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禍,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將焉逃死?足下若為身計,宜遠之。’于是各行其志。”
    904

    詭形奇制

    成語拼音:
    guǐ xíng qí zhì
    成語解釋:
    奇特、怪異的形體。
    成語出處: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原書》:“若鐘鼎所采,自是春秋、戰國時各國書體,故詭形奇制,與《蒼頡篇》不同也。”
    905

    甘馨之費

    成語拼音:
    gān xīn zhī fèi
    成語解釋:
    甘:甜;馨:芳香。指供養雙親的費用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謝官狀》:“養闕甘馨之費,病乏藥石之資。”
    906

    根朽枝枯

    成語拼音:
    gēn xiǔ zhī kū
    成語解釋:
    朽:腐爛;枯:枯槁。樹根腐爛了,樹枝就會枯萎。比喻事物失去了根本或在根本上出現問題,就會走向衰亡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56卷:“此氣是人之根本,根本若絕,則藏腑筋脈如枝葉,根朽枝枯,亦以明矣。”
    907

    古稀之年

    成語拼音:
    gǔ xī zhī nián
    成語解釋:
    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成語出處: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908

    攻瑕指失

    成語拼音:
    gōng xiá zhǐ shī
    成語解釋:
    批評缺點,指出失誤。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與友人書》:“今此舊編,有塵清覽。知我者當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遺諸后人。”
    909

    孤形只影

    成語拼音:
    gū xíng zhī yǐng
    成語解釋:
    孤:單獨。形容孤單一人,無親無友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你看碧梧翠竹影凄涼,孤形只影空相向。”
    910

    沽譽買直

    成語拼音:
    gū yù mǎi zhí
    成語解釋:
    同“沽名賣直”。
    成語出處:
    《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爭論新法之際,便行竄黜,謂之立異好勝,謂之沽譽買直,謂之非上所建立,謂之不能體國,謂之不遵稟處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責,亦不能成其美矣。”
    911

    各有所職

    成語拼音:
    gè yǒu suǒ zhí
    成語解釋:
    各人有各人負責的事。比喻分工明確。
    成語出處:
    《周禮·天官·冢宰》高官分職注:“各有所職,而百事舉。”
    912

    古已有之

    成語拼音:
    gǔ yǐ yǒu zhī
    成語解釋:
    古代就已經有了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其實‘雜文’也不是現在的新貨色。是‘古已有之’的。”
    913

    貫魚之次

    成語拼音:
    guàn yú zhī cì
    成語解釋:
    宮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寵愛。
    成語出處:
    《后漢書·楊賜傳》:“慎貫魚之次,無令丑女有四殆之嘆,遐邇有憤怨之聲。”
    914

    膏腴之地

    成語拼音:
    gāo yú zhī dì
    成語解釋: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饒的地區。
    成語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東割膏腴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915

    桂玉之地

    成語拼音:
    guì yù zhī dì
    成語解釋:
    指京師。
    成語出處:
    宋·戴埴《鼠璞·桂玉》:“馬存字長游,謂子游京師,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為京師。”
    916

    拱揖指揮

    成語拼音:
    gǒng yī zhǐ huī
    成語解釋:
    同“拱挹指麾”。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富國》:“上下一心,三軍同力,名聲足以暴炙之,威強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揮,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
    917

    膏腴之壤

    成語拼音:
    gāo yú zhī rǎng
    成語解釋: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饒的地區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東據城皋之險,割膏腴之壤。”
    918

    剛直不阿

    成語拼音:
    gāng zhí bù ē
    成語解釋:
    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成語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并一生宦跡,剛直不阿之志,具表奏聞。”
    919

    共枝別干

    成語拼音:
    gòng zhī bié g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教師傳授下來的但又各人自成一派。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他們所注之書,或所見不同,各有所取;或師資相傳,共枝別干。”
    920

    狗彘不若

    成語拼音:
    gǒu zhì bù ruò
    成語解釋:
    連豬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惡劣。彘:豬。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榮辱》:“人也,下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