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841

    自新之路

    成語拼音:
    zì xīn zhī lù
    成語解釋:
    罪犯自己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出路。
    成語出處:
    《三國志 魏志 田豫傳》:“豫悉見諸系囚,慰諭,開其自新之路,一時破械遣之。”
    3842

    誅心之律

    成語拼音:
    zhū xīn zhī lǜ
    成語解釋:
    誅心:憑推究別人動機來判定罪名。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和深刻的評論
    成語出處:
    魯迅《忽然想到》:“心的反抗,那時還不算什么犯罪,似乎誅心之律,倒不及現在之嚴。”
    3843

    種學織文

    成語拼音:
    zhòng xué zhī wén
    成語解釋:
    種:栽種,引申為培養。培養學識,積累文才
    成語出處:
    明·宋濂《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種學織文,名播于邇遐。”
    3844

    指瑕造隙

    成語拼音:
    zhǐ xiá zào xì
    成語解釋:
    猶言尋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點。隙,裂縫。
    成語出處:
    宋·朱熹《少帥魏國張公行狀下》:“彼或內變既平,指瑕造隙,肆無厭之欲,發難從之請,其將何詞以對?”
    3845

    止循資序

    成語拼音:
    zhǐ xún zī xù
    成語解釋:
    止:只,僅;循:順著,引申為沿襲,依照;資序:論資排輩。指只靠資歷
    成語出處:
    清·陳忱《續資治通鑒》第五卷:“若專引知識,則嫌于私;若止循資序,未必皆才。”
    3846

    宅心知訓

    成語拼音:
    zhái xīn zhī xùn
    成語解釋:
    宅心:居心;訓:規范,準則。心里知道規范、準則
    成語出處:
    《尚書·康誥》:“汝丕遠惟商者奇成人,宅心知訓。”
    3847

    至孅至悉

    成語拼音:
    zhì xiān zhì xī
    成語解釋:
    孅:通“纖”;悉:詳盡。形容極其細致周密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3848

    至纖至悉

    成語拼音:
    zhì xiān zhì xī
    成語解釋:
    纖:細微;悉:詳盡。形容極其細致周密
    成語出處:
    漢·賈誼《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
    3849

    摘瑕指瑜

    成語拼音:
    zhāi xiá zhǐ yú
    成語解釋:
    謂揭示優缺點。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送徐太府見可入計序》:“士之執舉子業者盈庭,公摘瑕指瑜,無不心折。”
    3850

    知心著意

    成語拼音:
    zhī xīn zháo yì
    成語解釋: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關心備至
    成語出處: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著意。”
    3851

    知心知意

    成語拼音:
    zhī xīn zhī yì
    成語解釋: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關心備至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如今寶姐姐家去了,連香菱也不能過來,二姐姐又出了門子了,幾個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處,弄得這樣光景。”
    3852

    專心致志

    成語拼音:
    zhuān xīn zhì zhì
    成語解釋:
    心里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志:心意;志趣。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3853

    知音諳呂

    成語拼音:
    zhī yīn àn lǚ
    成語解釋:
    諳:熟悉;呂: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泛指音樂。指深通樂律
    成語出處:
    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一個家知音諳呂,一個家唾玉噴珠。”
    3854

    執意不從

    成語拼音:
    zhí yì bù cóng
    成語解釋:
    執:堅持。從:依從。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依從他人。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你若執意不從,惹他性起,一時翻過臉來,罵一頓,打一頓,你待走上天去。”
    3855

    直言不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bù huì
    成語解釋:
    直率地講話;毫不隱諱(諱:忌諱;隱諱)。
    成語出處:
    《晉書 劉波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3856

    執意不回

    成語拼音:
    zhí yì bù huí
    成語解釋:
    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依從別人
    成語出處:
    《宋史·王安石傳》:“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
    3857

    質疑辨惑

    成語拼音:
    zhì yí biàn huò
    成語解釋:
    謂提出疑問,請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成語出處:
    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張彥清]初從朱子游,得其大旨,后與李公呂質疑辨惑,造諧益深。”
    3858

    知一不知十

    成語拼音:
    zhī yī bù zhī shí
    成語解釋:
    僅知道事物的一個方面而不了解全面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結和》:“秦知進取之利,而不知鴻門之難,是以知一不知十也。”
    3859

    至于此極

    成語拼音:
    zhì yú cǐ jí
    成語解釋:
    至:到。到了這般絕境。指痛苦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3860

    知以藏往

    成語拼音:
    zhī yǐ cáng wǎng
    成語解釋:
    知:通“智”,機智。機智則善于積累往日的經驗,以為來日的借鑒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上》:“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