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781

    在天之靈

    成語拼音:
    zài tiān zhī líng
    成語解釋:
    已經升天的靈魂。指已經去世的人的精神。
    成語出處: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八卷:“陛下雖欲用之,如其在天之靈何?”
    3782

    章臺之柳

    成語拼音:
    zhāng tái zhī liǔ
    成語解釋:
    章臺:長安章臺下街名。指妓女或不潔之婦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章臺之柳,雖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3783

    終天之慕

    成語拼音:
    zhōng tiān zhī mù
    成語解釋:
    終天:終身。終生思慕之情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為齊竟陵王解講疏》:“終天之慕,不續于短年,欷報之誠,思隆于永劫。”
    3784

    終天之戚

    成語拼音:
    zhōng tiān zhī qī
    成語解釋:
    終天:終身。到死的時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
    成語出處:
    3785

    知疼著熱

    成語拼音:
    zhī téng zháo rè
    成語解釋: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親生的,正在乎知疼著熱,才是兒子。”
    3786

    祖逖之誓

    成語拼音:
    zǔ tì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指晉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成語出處:
    《晉書·祖逖傳》:“元帝時藩王爭權,晉室大亂,元帝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3787

    終天之思

    成語拼音:
    zhōng tiān zhī sī
    成語解釋:
    終天:終身。到死的時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
    成語出處:
    3788

    知疼著癢

    成語拼音:
    zhī téng zháo yǎng
    成語解釋: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3789

    知無不盡

    成語拼音:
    zhī wú bù jìn
    成語解釋:
    凡是知道的沒有不盡說的。形容發表意見毫無保留
    成語出處:
    《魏書·李沖傳》:“沖竭忠奉上,知無不盡,出入憂勤,形于顏色。”
    3790

    知無不為

    成語拼音:
    zhī wú bù wéi
    成語解釋:
    為:做。知道是應該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盡心竭力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3791

    知無不言

    成語拼音:
    zhī wú bù yán
    成語解釋:
    凡是知道的沒有不說的(言:說話)。形容發表意見毫無保留。
    成語出處:
    《魏書 崔光傳》:“臣之愚識,知無不言。”
    3792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成語拼音: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成語解釋:
    知道的就說,要說就毫無保留。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獻可者,于其職業,可謂無所愧負矣。”
    3793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成語拼音: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
    成語解釋: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時素臣正在得君,真個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旬月之內,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
    3794

    知文達禮

    成語拼音:
    zhī wén dá lǐ
    成語解釋:
    達:懂得。有才學,懂禮儀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十回:“你既這等知文達禮,曉得敬重我……便饒你性命。”
    3795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成語拼音:
    zì wǒ dé zhī,zì wǒ juān zhī
    成語解釋:
    捐:舍棄,拋棄。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里失去。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3796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成語拼音:
    zì wǒ dé zhī,zì wǒ shī zhī
    成語解釋:
    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里失去。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成語出處:
    《梁書·邵陵王綸傳》:“高祖嘆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
    3797

    職務繁雜

    成語拼音:
    zhí wù fán zá
    成語解釋:
    指擔任的事務煩瑣雜亂
    成語出處:
    《隋書·牛弘傳》:“篤志于學,雖職務繁雜,卷不釋手。”
    3798

    執文害意

    成語拼音:
    zhí wén hài yì
    成語解釋:
    謂拘泥于字面而損害內容。
    成語出處:
    宋·蘇軾《應詔論四事狀》:“推考其故,蓋提舉鹽事司執文害意,謂非貧乏不在此數。”
    3799

    知往鑒今

    成語拼音:
    zhī wǎng jiàn jīn
    成語解釋: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鑒今,驅曹蕩吳,非同小可也。”
    3800

    支吾其詞

    成語拼音:
    zhī wú qí cí
    成語解釋:
    言辭躲躲閃閃;搪塞應付(支吾:言詞不清)。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8回:“這句話不便向時筱仁說明,只得支吾其詞道。”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