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3521

    只輪不返

    成語拼音:
    zhī lún bù fǎn
    成語解釋:
    只:一個。連戰車的一只輪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軍覆沒。
    成語出處:
    《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
    3522

    只輪不反

    成語拼音:
    zhī lún bù fǎn
    成語解釋:
    見“只輪無反”。
    成語出處:
    晉·潘岳《西征賦》:“曾只輪之不反,紲三帥而濟河。”南朝梁·沈約《宋書·袁淑傳》:“必剪元雄,懸首麾下,乃將只輪不反,戰轊無旋矣。”
    3523

    治亂存亡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cún wáng
    成語解釋:
    安定、禍亂、存續、滅亡,指國運的各種情況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察微》:“治亂存亡,則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見,如可不見。故智士賢者,相與積心愁慮以求之。”
    3524

    知來藏往

    成語拼音:
    zhī lái cáng wǎng
    成語解釋:
    指對未來有所預見,對已往心中了然。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上》:“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3525

    只鸞單鳳

    成語拼音:
    zhī luán dān fèng
    成語解釋:
    只:獨,單;鸞:傳說中風凰一類的鳥。沒有配偶,孤零的一個
    成語出處:
    元·王子一《誤人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騎鶴,何日可登鰲,今夜恰乘龍,說甚的只鸞單鳳,天與配雌雄。”
    3526

    直諒多聞

    成語拼音:
    zhí liàng duō wén
    成語解釋:
    直:正直;諒:信實;多聞: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
    成語出處:
    《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3527

    支離繁碎

    成語拼音:
    zhī lí fán suì
    成語解釋:
    支離: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體
    成語出處: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為學兩端》:“近時為學不過兩端,一則徑趨簡約,脫略過高;一則專務外馳,支離繁碎。”
    3528

    治亂扶危

    成語拼音:
    zhì luàn fú wēi
    成語解釋:
    治:治理。治理亂世,扶持危局
    成語出處:
    3529

    眥裂發指

    成語拼音:
    zì liè fà zhǐ
    成語解釋:
    眼角裂開,頭發上豎。形容憤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
    3530

    紙老虎

    成語拼音:
    zhǐ lǎo hǔ
    成語解釋: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3531

    只輪莫返

    成語拼音:
    zhī lún mò fǎn
    成語解釋:
    只:一個。連戰車的一只輪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軍覆沒
    成語出處:
    《梁書·侯景傳》:“趙超伯拔自無能,任居方伯。韓山之役,女妓自隨,裁聞敵鼓,與妾俱逝,不待貞陽,故只輪莫返。”
    3532

    至理名言

    成語拼音:
    zhì lǐ míng yán
    成語解釋:
    至理:最正確的道理;名言:精辟;有價值的話。最正確、最有價值的話。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俗語云‘揭債要忍,還債要狠。’這兩句話不是圣經傳賢,卻是至理名言。”
    3533

    只鱗片甲

    成語拼音:
    zhī lín piàn jiǎ
    成語解釋:
    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語出處:
    魯迅《譯本序》:“這里的三篇信札體的論文,便是他的這類著作的只鱗片甲。”
    3534

    支離破碎

    成語拼音:
    zhī lí pò suì
    成語解釋:
    支離:分散。形容散亂不整;殘缺不全。
    成語出處:
    元 許謙《白云集》:“近代以文辭取士,而不考其實,惟務雕鐫鏤刻,破碎支離,波淫邪遁之辭,靡所不至。”
    3535

    正理平治

    成語拼音:
    zhèng lǐ píng zhì
    成語解釋:
    指合乎正道的禮法規范,使社會安定有秩序。
    成語出處:
    《荀子·性惡》:“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3536

    卓犖強識

    成語拼音:
    zhuó luò qiáng zhì
    成語解釋:
    卓犖:超絕,特出;識:通“志”,記住。指聰明穎慧,記憶力很強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許慈傳》:“雖學不沾洽,然卓犖強識。”
    3537

    芝蘭生于深林

    成語拼音:
    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
    成語解釋:
    香草長在深山里依然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處逆境而敗壞名節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在厄》:“芝蘭生于深林里,不以無人而不秀;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敗節。”
    3538

    指李推張

    成語拼音:
    zhǐ lǐ tuī zhāng
    成語解釋:
    謂相互推委,逃避責任。
    成語出處: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錢谷·比較》:“臨期聽比,無指李推張之弊。”
    3539

    只輪無反

    成語拼音:
    zhī lún wú fǎn
    成語解釋:
    連戰車的一只輪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軍覆沒。
    成語出處:
    《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
    3540

    指鹿為馬

    成語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成語解釋: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