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941

    鹽梅之寄

    成語拼音:
    yán méi zhī jì
    成語解釋:
    比喻可托付重任。
    成語出處:
    語出《書 說命下》:“若作和羹,樂惟鹽梅。”孔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
    2942

    一面之款

    成語拼音:
    yī miàn zhī kuǎn
    成語解釋:
    見“一面之交”。
    成語出處:
    《宋書·諸叔度傳》:“還至都,凡諸舊及有一面之款,無不厚加贈遺。”
    2943

    羽旄之美

    成語拼音:
    yǔ máo zhī měi
    成語解釋: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車馬之聲,見羽旄之美。”
    2944

    勇猛直前

    成語拼音:
    yǒng měng zhí qián
    成語解釋:
    勇猛地一直往前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劉智夫書》:“若勇猛直前,便以頭目腦髓布施,亦無不可也。”
    2945

    一命之榮

    成語拼音:
    yī mìng zhī róng
    成語解釋:
    謂受任一官的榮耀。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二·滁陽王奉祀官》:“后人不叨一命之榮。滁陽之祭,亦僅有司歲終一舉而已。”
    2946

    一面之識

    成語拼音:
    yī miàn zhī shí
    成語解釋:
    謂只見過一面,略有認識。
    成語出處:
    《宋史·范純仁傳》:“范純仁,得一面識足矣。”
    2947

    一目之士

    成語拼音:
    yī mù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指見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體的人。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志雅堂雜抄》:“此書成于元代,道學之風甚盛,而能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動以詆斥宋儒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2948

    魚米之鄉

    成語拼音:
    yú mǐ zhī xiāng
    成語解釋:
    指河流湖泊交錯;土地肥沃;盛產魚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魚米之地”。
    成語出處:
    唐 王脧《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諂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
    2949

    溢美之言

    成語拼音:
    yì měi zhī yán
    成語解釋:
    過分夸獎的話。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2950

    一面之緣

    成語拼音:
    yī miàn zhī yuán
    成語解釋:
    見一面的緣分。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若問此物,倒有一面之緣。”
    2951

    溢美之語

    成語拼音:
    yì měi zhī yǔ
    成語解釋:
    過分夸獎的話。
    成語出處:
    《莊子 人間世》:“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語,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2952

    一面之雅

    成語拼音:
    yī miàn zhī yǎ
    成語解釋:
    見“一面之交”。
    成語出處:
    田漢《關漢卿》第七場:“女的我不認識,跟這關漢卿倒有一面之雅。”
    2953

    越鳥巢南枝

    成語拼音:
    yuè niǎo cháo nán zhī
    成語解釋:
    越:古代國名,今浙江一帶。越地的鳥在外地筑巢,必用向南的樹枝。比喻不忘故鄉
    成語出處:
    《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2954

    云泥之別

    成語拼音:
    yún ní zhī bié
    成語解釋: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矯慎》:“仲彥足下,勤處隱約,雖乘云行泥,棲宿不同。”
    2955

    一念之差

    成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chā
    成語解釋:
    差:差錯。一個念頭的差錯。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
    2956

    云泥之差

    成語拼音:
    yún ní zhī chà
    成語解釋:
    見“云泥之別”。
    成語出處: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種之比較》:“舉與民國八年上海藝苑真賞社所印行安氏別本相比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視‘天一閣本’亦遠有上下床之別。”
    2957

    一念之錯

    成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cuò
    成語解釋:
    一個念頭的差錯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守其在我,聽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鱗,涅易淄,一念之錯,終身之悔耳。”
    2958

    一年之計在于春

    成語拼音: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成語解釋:
    要在一年(或一天)開始時多做并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成語出處:
    南朝梁 蕭統《纂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959

    一念之私

    成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sī
    成語解釋:
    一個念頭的差錯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伯言》:“陰曹不與人世等,一念之私不可容。急消他念,則火自息。”
    2960

    一念之誤

    成語拼音:
    yī niàn zhī wù
    成語解釋:
    見“一念之差”。
    成語出處:
    宋·曾慥《類說》卷四十七引《遁齋閑覽·口中芙蕖花香》:“此人前身為尼,誦《法華經》二十年,一念之誤,乃至于此。”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