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i的成語 (4064個)

    2881

    以訐為直

    成語拼音:
    yǐ jié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訐:攻擊別人短處或揭發別人隱私;直:直率。用攻擊別人的短處,揭發別人隱私來表達自己的直率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繳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以訐為直者。”
    2882

    一技之長

    成語拼音:
    yī jì zhī cháng
    成語解釋:
    技:技能;本領;長:擅長、專長。有某一種專長。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4回:“凡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長者,前來進謁,莫不優禮以待。”
    2883

    一家之辭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cí
    成語解釋:
    同“一家之言”。
    成語出處:
    《晉書·裴頠傳》:“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而云‘有生于無’,以虛為主,偏立一家之辭,豈有以而然哉!”
    2884

    一介之才

    成語拼音:
    yī jiè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微小的才能。
    成語出處:
    《后漢書·杜詩傳》:“臣詩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創制大業,賢俊在外,空乏之間,超受大恩。”《文選·陸倕〈石闕銘序〉》:“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天文之典咸秩。”呂向注:“一介,謂小才也。”
    2885

    鄴架之藏

    成語拼音:
    yè jià zhī cáng
    成語解釋:
    對他人藏書的美稱。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2886

    一箭之地

    成語拼音:
    yī jiàn zhī dì
    成語解釋: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遠的距離。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博望燒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鍋造飯去。”
    2887

    陽九之厄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zhī è
    成語解釋: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厄:災難。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2888

    以煎止燔

    成語拼音:
    yǐ jiān zhǐ fán
    成語解釋:
    用加熱來制止燃燒。比喻處理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已成之勢。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漢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變幣,欲以反本,是猶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2889

    延津之合

    成語拼音:
    yán jīn zhī hé
    成語解釋:
    見“延津劍合”。
    成語出處:
    清·余懷《板橋雜記·軼事》:“掃眉才子,慧業文人,時節因緣,不得不為‘延津之合’矣。”
    2890

    陽九之會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zhī huì
    成語解釋: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陽九有天災,百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司馬朗傳》:“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陽九之會,清除群穢,廣舉賢士,此誠虛心垂慮,將興至治也。”
    2891

    一己之見

    成語拼音:
    yī jǐ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指一個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八:“近時曾公端伯亦編皇宋百家詩選,去取任一己之見。”
    2892

    一家之論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lùn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易書》:“排斥眾說,以申一家之論,而通往之路狹矣。”
    2893

    詒厥之謀

    成語拼音:
    yí jué zhī móu
    成語解釋:
    詒:通“貽”,遺留;厥:其。留下安定天下的謀略
    成語出處:
    《晉書·愍懷太子傳》:“武皇鐘愛,既深詒厥之謀;天下歸心,頗有后來之望。”
    2894

    衣錦之榮

    成語拼音:
    yì jǐn zhī róng
    成語解釋:
    衣:穿。顯貴后穿錦繡衣服回歸故鄉的榮耀
    成語出處:
    《周書·令狐整傳》:“然公門之內,須有衣錦之榮。”
    2895

    一劍之任

    成語拼音:
    yī jiàn zhī rèn
    成語解釋:
    ①謂以一人一劍之力。指作戰的士兵,猶言一人之勇。②指獨力擔任艱巨的任務。
    成語出處:
    《尉繚子·武議》:“臨難決疑,揮兵指刃,此將事也;一劍之任,非將事也。”《戰國策·齊策六》:“齊桓公有天下,朝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劫桓公于壇位之上。”
    2896

    一己之私

    成語拼音:
    yī jǐ zhī sī
    成語解釋:
    指個人的私心、私利。
    成語出處:
    宋·李格非《書洛陽名園記后》:“放乎一己之私,自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2897

    一介之士

    成語拼音:
    yī jiè zhī shì
    成語解釋:
    ①一個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成語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彼越王者一節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2898

    一介之善

    成語拼音:
    yī jiè zhī shàn
    成語解釋:
    微小的善行。
    成語出處:
    《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藝,居接士之館。”
    2899

    一家之說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shuō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舊唐書·陸贄傳》:“聽一家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
    2900

    一技之善

    成語拼音:
    yī jì zhī shàn
    成語解釋:
    技:技能;善:擅長。指有某種技能或特長
    成語出處:
    清·朱彝尊《贈筆公錢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沒焉者已。”
    * zhi成語,zhi的成語,帶zh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