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eng的成語 (539個)

    421

    逐利爭名

    成語拼音:
    zhú lì zhēng míng
    成語解釋:
    爭要名譽,侵奪貪求財利
    成語出處:
    金·馬鈺《滿庭芳·嘆世》詞:“行尸走骨,逐利爭名。傷神損氣勞形。”
    422

    正名定分

    成語拼音:
    zhèng míng dìng fēn
    成語解釋:
    辨正名分。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記起了翻譯,試來譯幾篇。但這就又是‘批評家’的材料了,其實,正名定分,他是應該叫作‘嘮叨家’的。”
    423

    爭名奪利

    成語拼音:
    zhēng míng duó lì
    成語解釋:
    爭奪名位和利益。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424

    爭貓丟牛

    成語拼音:
    zhēng māo diū niú
    成語解釋:
    比喻貪小失大。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0回:“真正是爭得貓兒丟了牛。”
    425

    爭名競利

    成語拼音:
    zhēng míng jìng lì
    成語解釋:
    見“爭名奪利”。
    成語出處:
    宋·秦觀《自警》詩:“爭名競利走如狂,復被利名生怨隙。”
    426

    爭名于朝,爭利于市

    成語拼音:
    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
    成語解釋:
    朝:朝廷。市:市場。在朝廷上爭奪名位,在集市上計較贏利得失。即爭名奪利。
    成語出處:
    《戰國策 秦策一》:“臣聞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427

    爭名逐利

    成語拼音:
    zhēng míng zhú lì
    成語解釋:
    爭要名譽,侵奪貪求財利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爭名逐利,枉將人白日馳驅。”
    428

    征名責實

    成語拼音:
    zhēng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實,就其言而觀其行,以求名實相符。亦作“循名責實”。
    成語出處:
    《陳書宣帝紀》:“方欲仗茲舟楫,委成股肱,征名責實,取寧多士。”
    429

    正名責實

    成語拼音:
    zhèng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正:端正。辨正名稱以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宋·岳飛《乞改襄陽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庶得路分速歸舊制,以稱朝廷正名責實不忘中原之意。”
    430

    睜目張須

    成語拼音:
    zhēng mù zhāng xū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431

    拯溺扶危

    成語拼音:
    zhěng nì fú wēi
    成語解釋: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難。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難中的人或國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濟困”。
    成語出處:
    《陳書·虞寄傳》:“然夷兇剪亂,拯溺扶危,四海樂推,三靈眷命,揖讓而居南面者,陳氏也。”
    432

    拯溺救焚

    成語拼音:
    zhěng nì jiù fén
    成語解釋:
    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難之中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自紀》:“救火拯溺,義不得好;辯論是非,言不得巧。”
    433

    猙獰可畏

    成語拼音:
    zhēng níng kě wèi
    成語解釋:
    猙獰:狀貌兇惡。狀貌兇惡,讓人畏懼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鷹虎神》:“郡城東岳廟,在南郭大門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鷹虎神,猙獰可畏。”
    434

    整年累月

    成語拼音:
    zhěng nián lèi yuè
    成語解釋: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時間長久。
    成語出處:
    賀宜《天竺葵和制鞋工人的女兒》:“他們不能眼看著孩子整年累月受病的折磨,也不能讓自己的同志為了這樣的事苦惱,得好好想想辦法。”
    435

    猙獰面孔

    成語拼音:
    zhēng níng miàn kǒng
    成語解釋: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成語出處:
    毛澤東《論反對帝國主義的策略》:“如果民族資產階級是同地主買辦一模一樣,以賣國賊的猙獰面孔出現,爭取領導權的任務就大可取消,至少也可以減輕了。”
    436

    猙獰面目

    成語拼音:
    zhēng níng miàn mù
    成語解釋:
    形容兇惡的相貌
    成語出處:
    《塞上行·行紀·憶西蒙》:“兩個蒙古青年騎快馬而來,下馬入帳,以猙獰面目,厲聲問我要票。”
    437

    猙獰面貌

    成語拼音:
    zhēng níng miàn mào
    成語解釋: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成語出處:
    鄧小平《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我們一方面要領導群眾爭取斗爭的勝利,一方面必須充分暴露敵人的猙獰面貌。”
    438

    政平訟理

    成語拼音:
    zhèng píng sòng lǐ
    成語解釋:
    政平:政治平允;訟理:訟案得到合理的處理。指政治清明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循吏傳》:“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
    439

    政平訟息

    成語拼音:
    zhèng píng sòng xī
    成語解釋:
    政平:政治平允。指政治清明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彥古》:“因勢順導,殆如反掌,不出一月,政平訟息,必將有自達于天聽者。”
    440

    爭強斗狠

    成語拼音:
    zhēng qiáng dòu hěn
    成語解釋:
    猶爭強好勝。
    成語出處: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愛爭強斗狠,但是又愛貪懶好閑,在這兒便種下了墮落的種子。”
    * zheng成語,zheng的成語,帶z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