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的成語 (539個)
-
461
崢嶸軒峻
- 成語拼音:
- zhēng róng xuān jùn
- 成語解釋:
- 崢嶸:特出。軒:高。形容氣象宏偉,氣派很大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大門外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
-
462
正人先正己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 成語解釋:
- 正:正直,公正。要讓別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須自己先做到
- 成語出處:
- 王朔《永失我愛》:“這也就是我自個,換別人這樣兒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說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463
鄭人爭年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 成語解釋:
-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后息者為勝耳。”
-
464
蒸沙成飯
- 成語拼音:
- zhēng shā chéng fàn
- 成語解釋:
-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楞嚴經》第六卷:“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
-
465
正色敢言
- 成語拼音:
- zhèng sè gǎn yán
- 成語解釋:
- 態度嚴肅,敢于直言。
- 成語出處:
- 《明史 王竑傳》:“十一年授戶科給事中,豪邁負氣節,正色敢言。”又《劉健傳》:“健學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
466
正色立朝
- 成語拼音:
- zhèng sè lì cháo
- 成語解釋:
- 正色:態度嚴肅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諂媚阿諛和不畏強暴的人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
467
正色厲聲
- 成語拼音:
- zhèng sè lì shēng
- 成語解釋:
- 態度嚴正,言辭嚴厲。
- 成語出處:
- 明·方孝孺《王彪之》:“眾情疑懼方若鋒刃之迫膚,而能處之從容,正色厲聲決以大事,非勇者不能也。”
-
468
鄭聲亂雅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g luàn yǎ
- 成語解釋:
- 鄭聲:春秋時鄭國的音樂,靡靡之音;雅:莊嚴的雅樂。鄭國淫靡的聲樂擾亂了莊嚴的雅樂。比喻以邪侵正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
469
正身明法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 míng fǎ
- 成語解釋: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成語出處:
-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
470
正身清心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 q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靜內心。比喻修身養性。
- 成語出處:
- 《明史·丘濬傳》:“愿陛下體上天之仁愛,念祖宗之艱難,正身清心以立本而應務,謹好尚不惑于異端。”
-
471
正視繩行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言行正直。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送廣西巡撫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視繩行,無間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
472
正身率下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 成語解釋:
- 端正自身,為下屬表率。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武帝紀三》:“仲舒正身率下,所居而治。”
-
473
蒸沙為飯
- 成語拼音:
- zhēng shā wéi fàn
- 成語解釋:
-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同“蒸沙成飯”。
- 成語出處:
- 明 周履靖《錦箋記》第十九出:“清凈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
474
正色危言
- 成語拼音:
- zhèng sè wēi yán
- 成語解釋:
- 態度嚴肅,語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 成語出處:
- 《宋史 杜衍等傳論》:“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
-
475
正聲雅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ēng yǎ yīn
- 成語解釋:
- 純正優雅的音樂。
- 成語出處:
- 唐 皮日休《通玄子棲賓亭記》:“其正聲雅音,笙師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過也。”
-
476
蒸沙作飯
- 成語拼音:
- zhēng shā zuò fàn
- 成語解釋:
- 要把沙子蒸成飯。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477
正色直繩
- 成語拼音:
- zhèng sè zhí shéng
- 成語解釋:
- 謂嚴正執法。
- 成語出處:
- 《南史·孔休源傳》:“[孔休源]遷御史中丞,正色直繩,無所回避,百僚憚之。”
-
478
正色直言
- 成語拼音:
- zhèng sè zhí yán
- 成語解釋:
- 正色:嚴肅或嚴厲的神色。態度嚴肅,語言正直。形容剛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恭傳》:“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憚而忿之。”
-
479
正始之音
- 成語拼音:
- zhèng shǐ zhī yīn
- 成語解釋:
- ①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于洛下,世稱“正始之音”。②指純正的樂聲。
- 成語出處:
- 《晉書·衛玠傳》:“昔王輔嗣吐金聲于中朝,此子復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緒,絕而復續。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
-
480
爭天抗俗
- 成語拼音:
- zhēng tiān kàng sú
- 成語解釋:
- 與大自然斗爭,同落后的風俗習慣抗衡
- 成語出處:
* zheng成語,zheng的成語,帶zhe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