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eng的成語 (539個)

    381

    爭風吃醋

    成語拼音:
    zhēng fēng chī cù
    成語解釋:
    因忌妒而明爭暗斗(風:風韻;吃醋:常指在男女關系上產生嫉妒情緒)。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臉,年已長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見得。那時我爭風吃醋便遲了。”
    382

    爭鋒吃醋

    成語拼音:
    zhēng fēng chī cù
    成語解釋:
    見“爭風吃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可知是個賤骨頭。”
    383

    爭分奪秒

    成語拼音:
    zhēng fēn duó miǎo
    成語解釋: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成語出處: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
    384

    整紛剔蠹

    成語拼音:
    zhěng fēn tī dù
    成語解釋:
    謂整治紛亂,清除弊害。
    成語出處:
    元·脫脫《遼史·韓德樞傳》:“德樞請往撫字之,授遼興軍節度使。下車整紛剔蠹,恩煦信孚,勸農桑,興教化,期月民獲蘇息。”
    385

    正復為奇

    成語拼音:
    zhèng fù wéi qí
    成語解釋:
    正:正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轉化,正常可變為奇特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正復為奇,善復為襖。”
    386

    正法眼藏

    成語拼音:
    zhèng fǎ yǎn cáng
    成語解釋:
    ①佛教語。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相傳釋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與大弟子迦葉,是為禪宗初祖,為佛教以“心傳心”授法的開始。②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
    成語出處:
    《景德傳燈錄·摩訶迦葉》:“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陳同甫書》:“蓋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兩般看,此是千圣相傳正法眼藏。”
    387

    正法直度

    成語拼音:
    zhèng fǎ zhí dù
    成語解釋:
    度:標準。嚴正法律,統一標準。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
    388

    證龜成鱉

    成語拼音:
    zhèng guī chéng biē
    成語解釋:
    將烏龜說成甲魚。比喻蓄意歪曲,顛倒是非。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東坡志林 賈氏五不可》:“晉武帝欲為太子娶婦。衛瓘曰:‘賈氏有五不可:青、黑、短、妒而無子。’竟為群臣所譽娶之,竟以亡晉。……俚語曰‘證龜成鱉’,此未足怪也。以此觀之、當云‘證龜成蛇’。……”
    389

    正冠李下

    成語拼音:
    zhèng guàn lǐ xià
    成語解釋: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謂在李樹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390

    整冠納履

    成語拼音:
    zhěng guàn nà lǚ
    成語解釋:
    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納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動。
    成語出處:
    語本《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391

    正冠納履

    成語拼音:
    zhèng guàn nà lǚ
    成語解釋: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時講李樹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成語出處:
    晉·李闡《右光祿大夫西平靖侯顏府君碑》:“久要心許之信,夷險不爽;正冠納展之嫌,終始不蹈。”
    392

    爭光日月

    成語拼音:
    zhēng guāng rì yuè
    成語解釋:
    指人的精神或事業可以同日月比光輝
    成語出處:
    393

    整躬率物

    成語拼音:
    zhěng gōng shuài wù
    成語解釋:
    整飭自身做出榜樣,以為下屬示范。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十回:“為此拿定了主意,想把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個程度,好等他們出去,整躬率物,出身加民。”
    394

    作古正經

    成語拼音:
    zuò gǔ zhèng jīng
    成語解釋:
    猶言一本正經。
    成語出處:
    艾蕪《一個女人的悲劇》五:“陳家駝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經地說:‘我剛才想了好一陣,一定是那會事情’”
    395

    征貴征賤

    成語拼音:
    zhēng guì zhēng jiàn
    成語解釋:
    征:征兆。征貴:漲價的征兆;征賤:跌價的征兆。指價格波動的征兆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征貴,貴之征賤。”
    396

    忠果正直

    成語拼音:
    zhōng guǒ zhèng zhí
    成語解釋: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成語出處:
    漢·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雪。”
    397

    爭紅斗紫

    成語拼音:
    zhēng hóng dǒu zǐ
    成語解釋:
    形容百花爭艷
    成語出處: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一出:“陌上爭紅斗紫,窗外鶯啼燕語,花落滿庭空。”
    398

    政荒民弊

    成語拼音:
    zhèng huāng mín bì
    成語解釋:
    荒:荒廢,荒亂;弊:勞困,困疲。政治荒亂,百姓困疲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君賢臣忠,國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懼,臣何敢言盛。”
    399

    正襟安坐

    成語拼音:
    zhèng jīn ān zuò
    成語解釋:
    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昔貶涪州,過漢江,中流船幾覆,舉舟之人皆號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誠敬,已而船及岸。”
    400

    正經八板

    成語拼音:
    zhèng jīng bā bǎn
    成語解釋:
    見“正經八百”。
    成語出處:
    陸星兒《北大荒人物速寫》:“鐵娃把孩子塞給了秀娟,披著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經八板地坐了起來。”
    * zheng成語,zheng的成語,帶zhe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