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e的成語 (355個)

    241

    添鹽著醋

    成語拼音:
    tiān yán zhe cù
    成語解釋:
    見“添油加醋”。
    成語出處:
    沈從文《王謝子弟》:“律師添鹽著醋把一些大人物的話轉來轉去說給七爺聽。”
    242

    廷爭面折

    成語拼音:
    tíng zhēng miàn zhé
    成語解釋:
    廷爭:在朝廷上爭論;面折: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指直言敢諫。
    成語出處:
    《史記·呂太后本紀》:“于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
    243

    五斗折腰

    成語拼音:
    wǔ dǒu zhé yāo
    成語解釋: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彎腰行禮。為微薄的俸祿而對上級卑躬屈膝。
    成語出處:
    《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244

    為五斗米折腰

    成語拼音: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成語解釋: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為了微薄的俸祿而彎腰行禮。比喻沒有骨氣。
    成語出處:
    《晉書 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245

    無遮大會

    成語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成語解釋:
    無遮:沒有遮攔,指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平等看待。佛家語,原指布施僧俗的大會。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稱。
    成語出處:
    《梁書·武帝本紀》:“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
    246

    忘戰者危

    成語拼音:
    wàng zhàn zhě wēi
    成語解釋:
    指忘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同“忘戰必危”。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桓范《兵要》:“故曰好戰者亡,忘戰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247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成語拼音: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成語解釋: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248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成語拼音: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成語解釋: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認真對待。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
    249

    循涂守轍

    成語拼音:
    xún tú shǒu zhé
    成語解釋:
    亦作“循途守轍”。遵守規矩。
    成語出處:
    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涂守轍,猶言循規蹈矩云耳。”
    250

    循途守轍

    成語拼音:
    xún tú shǒu zhé
    成語解釋:
    見“循涂守轍”。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與周子和大參》:“今當路一似循途守轍,殊不可解。”
    251

    蝎蝎螫螫

    成語拼音:
    xiē xiē zhē zhē
    成語解釋:
    形容人婆婆媽媽,在小事情上過分地表示關心、憐惜。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1回:“偏慣會這么蝎蝎螫螫老婆子的樣兒。”
    252

    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成語拼音: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 shì,xiān lè shì zhě hòu yōu shì
    成語解釋:
    先為事業而憂慮,后來就為事業的成功而安樂;事業未成先享樂,后來就會為事業而憂慮
    成語出處:
    漢·戴德《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先憂事者后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
    253

    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

    成語拼音:
    xiān yōu shì zhě hòu lè,xiān ào shì zhě hòu yōu
    成語解釋:
    先為事業而憂慮,后來就為事業的成功而安樂;事業未成先驕傲,后來就會為事業而憂慮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先憂事者后樂,先傲事者后憂。”
    254

    行者讓路

    成語拼音:
    xíng zhě ràng lù
    成語解釋:
    行走的人相互讓路。謂大家都謙遜有禮。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好生》:“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255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256

    心折首肯

    成語拼音:
    xīn zhé shǒu kěn
    成語解釋:
    心折:佩服;首肯:點頭同意。心中信服,并點頭同意。形容欽佩贊許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譚孝移品行端方,素來的好處,說個不啻口出。東宿聞之心折首肯。”
    257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成語拼音:
    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成語解釋:
    有賢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258

    一波三折

    成語拼音:
    yī bō sān zhé
    成語解釋:
    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現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成語出處:
    《宣和書譜 太上內景神經》:“然其一波三折筆之勢,亦自不茍。”
    259

    衣不遮身

    成語拼音:
    yī bù zhē shēn
    成語解釋: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曹州有一個窮漢,叫做賈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260

    衣不遮體

    成語拼音:
    yī bù zhē tǐ
    成語解釋:
    衣服破爛,連身子都遮蓋不住。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96回:“后來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體,食不充饑。”
    * zhe成語,zhe的成語,帶zhe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