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ang的成語 (482個)

    461

    仗義執言

    成語拼音:
    zhàng yì zhí yán
    成語解釋:
    仗義:主持正義;執言:說公道話。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國悔罪,王室之福。”
    462

    仗義直言

    成語拼音:
    zhàng yì zhí yán
    成語解釋:
    仗義:主持正義。指伸張正義,說公道話
    成語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回》:“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直言,救民水火。”
    463

    眾陽之長

    成語拼音:
    zhòng yáng zhī zhǎng
    成語解釋:
    太陽的別稱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李尋傳》:“夫日者眾陽之長,輝光所燭,萬里同晷。”
    464

    辀張跋扈

    成語拼音:
    zhōu zhāng bá hù
    成語解釋:
    辀張:強橫。形容專橫暴戾
    成語出處:
    《晉書·張華傳》:“功在不賞,辀張跋扈,遂措兇逆耳。”
    465

    照章辦事

    成語拼音:
    zhào zhāng bàn shì
    成語解釋:
    按照規定辦理事情。
    成語出處:
    陳世旭《將軍鎮》第十章三:“那就更得讓她學會照章辦事。國有國法,院有院規,不然,還得了?”
    466

    擲杖成龍

    成語拼音:
    zhì zhàng chéng lóng
    成語解釋: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事見《后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后以“擲杖成龍”為典,借指還鄉。
    成語出處: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后就跳進壺里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于是向老翁學道,后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變成一條龍。
    467

    茁壯成長

    成語拼音: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成語解釋:
    健康地成長
    成語出處:
    冰心《悼念廖公》:“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櫻花樹,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了!”
    468

    爭長黃池

    成語拼音:
    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
    成語解釋:
    長:年高,盟長;黃池:春秋地名,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時,吳王夫差會晉定公于黃池,吳、晉爭為盟長。指比較高低,力爭占據上風
    成語出處:
    晉·左思《吳都賦》:“勝強楚于柏舉,棲勁越于會稽。闕溝乎商魯,爭長于黃池。”
    469

    絺章繪句

    成語拼音:
    zhǐ zhāng huì jù
    成語解釋: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成語出處:
    宋·真德秀《謝除翰林學士表》:“變絺章繪句之習,豈薄技之能堪;以救時行道為賢,尚前猷之可仰。”
    470

    張嘴撟舌

    成語拼音:
    zhāng zuǐ jiǎo shé
    成語解釋:
    猶張口結舌。
    成語出處:
    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重慶道一見了他,也不暇多敘寒暄,便把領事的一番話述了出來。某觀察聽了,不覺張嘴撟舌。”
    471

    張嘴結舌

    成語拼音:
    zhāng zuǐ jié shé
    成語解釋:
    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害怕或驚愕
    成語出處:
    茹志鵑《里程》:“三娘這陣連珠炮,說得老劉張嘴結舌,不知怎么辯白是好……”
    472

    指掌可取

    成語拼音:
    zhǐ zhǎng kě qǔ
    成語解釋:
    掌:手掌。手掌里的東西隨時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成語出處:
    《舊唐書·張濬傳》:“若能此際排難解紛,陳師鞠旅,共誅寇盜,迎奉鑾輿,則富貴功名,指掌可取。”
    473

    竹杖芒鞵

    成語拼音:
    zhú zhàng máng xié
    成語解釋:
    鞵:鞋。穿著草鞋,拿著竹杖
    成語出處:
    宋·蘇軾《定風波》:“竹杖芒鞵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474

    絺章飾句

    成語拼音:
    zhǐ zhāng shì jù
    成語解釋: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成語出處:
    清·王韜《自序》:“歷觀古人作,亦有不盡佳,要其研精殫力,積數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豈徒以絺章飾句為事哉?”
    475

    侜張為幻

    成語拼音:
    zhōu zhāng wéi huàn
    成語解釋:
    侜張:欺騙作偽。用欺騙迷惑人。
    成語出處:
    《尚書 無逸》:“民無或胥侜張為幻。”
    476

    诪張為幻

    成語拼音:
    zhōu zhāng wéi huàn
    成語解釋:
    诪張:也作“X張”;欺騙作偽。用欺騙迷惑人。
    成語出處:
    《尚書·無逸》:“民無或胥(與)X張為幻。”
    477

    做張做勢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shì
    成語解釋:
    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8卷:“梳個縱鬢頭兒,著件叩身衫子,做張做勢,喬模喬樣。”
    478

    知章知微

    成語拼音:
    zhī zhāng zhī wēi
    成語解釋:
    微:細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隱微征兆,也能看清其顯著現象
    成語出處:
    晉·潘岳《楊仲武誄》:“篤生吾子,誕茂淑姿。克岐克嶷,知章知微。”
    479

    自作主張

    成語拼音:
    zì zuò zhǔ zhāng
    成語解釋:
    指沒有經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自處置。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但那楊景是一個郡馬,怎好就是這等自做主張,將他只一刀哈喇了。”
    480

    做張做致

    成語拼音:
    zuò zhāng zuò zhì
    成語解釋:
    張:模樣。裝模作樣,故意做作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沈瓊枝看那兩個婦人時,一個二十六七歲的光景,一個十七八歲,喬素打扮,做張做致的。”
    * zhang成語,zhang的成語,帶zh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