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hang的成語 (482個)

    441

    章臺楊柳

    成語拼音:
    zhāng tái yáng liǔ
    成語解釋:
    比喻窈窕美麗的女子。
    成語出處:
    唐韓翃有姬柳氏,以艷麗稱。韓獲選上第歸家省親;柳留居長安,安史亂起,出家為尼。后韓使人寄柳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
    442

    章臺之柳

    成語拼音:
    zhāng tái zhī liǔ
    成語解釋:
    章臺:長安章臺下街名。指妓女或不潔之婦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章臺之柳,雖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443

    彰往察來

    成語拼音:
    zhāng wǎng chá lái
    成語解釋:
    彰:明顯、顯著。指記載往事不使埋沒,好據以考察未來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
    444

    彰往考來

    成語拼音:
    zhāng wǎng kǎo lái
    成語解釋:
    謂彰明往事,考察未來。語本《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往事必載,是彰往也;來事豫占,是察來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來,觀察來事也。”
    成語出處:
    語本《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往事必載,是彰往也;來事豫占,是察來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來,觀察來事也。”
    445

    張王李趙

    成語拼音:
    zhāng wáng lǐ zhào
    成語解釋: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見的姓,連用泛指一般人。
    成語出處:
    《梁書·儒林傳·范縝》:“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446

    張王趙李

    成語拼音:
    zhāng wáng zhào lǐ
    成語解釋:
    泛指一些人。也指尋常之輩。
    成語出處:
    《梁書 儒林傳 范縝》:“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447

    助我張目

    成語拼音:
    zhù wǒ zhāng mù
    成語解釋:
    張目:睜大眼睛,比喻張揚氣勢。比喻得到別人的贊助,聲勢更加壯大。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墨翟不好伎,何為過朝歌而回車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
    448

    知微知彰

    成語拼音:
    zhī wēi zhī zhāng
    成語解釋:
    微:細小。彰:明顯。既了解細小的萌芽狀態,又了解發展起來后的顯著特征。形容了解事物發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449

    知微知章

    成語拼音:
    zhī wēi zhī zhāng
    成語解釋:
    微:細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隱微征兆,也能看清其顯著現象
    成語出處:
    三國·魏·劉劭《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450

    瘴鄉惡土

    成語拼音:
    zhàng xiāng è tǔ
    成語解釋:
    瘴:瘴氣。指瘴氣、瘴癘流行的貧瘠和落后的地方。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三折:“有知己者薦為端州巡官,念瘴鄉惡土,實不愿行。”
    451

    張眼露睛

    成語拼音:
    zhāng yǎn lù jīng
    成語解釋:
    謂瞪著眼睛說瞎話。
    成語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這晁大哥可是聽著人張眼露睛的沒要緊!”
    452

    瘴雨蠻煙

    成語拼音:
    zhàng yǔ mán yān
    成語解釋:
    指南方有瘴氣的煙雨。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滿江紅 送湯朝美自便歸》詞:“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453

    瘴雨蠻云

    成語拼音:
    zhàng yǔ mán yún
    成語解釋:
    瘴:瘴氣;蠻:南方荒無人煙的地區。形容南方邊遠地區的惡劣自然環境
    成語出處:
    宋·陸游《涪州》詩:“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蠻云我欲愁。”
    454

    致遠任重

    成語拼音:
    zhì yuǎn rèn zhàng
    成語解釋:
    指擔負重任而行于遠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遠”。
    成語出處:
    《墨子 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455

    仗義疏財

    成語拼音:
    zhàng yì shū cái
    成語解釋:
    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幫助別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看錢奴》:“他父親在日,人都叫他做錢舍,如今那小的仗義疏財,比老員外甚是不同。”
    456

    張筵設戲

    成語拼音:
    zhāng yán shè xì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457

    張牙舞爪

    成語拼音:
    zhāng yá wǔ zhǎo
    成語解釋: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兇惡的樣子。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于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458

    仗義行仁

    成語拼音:
    zhàng yì xíng rén
    成語解釋:
    注重義氣,施行仁德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5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倘蒙存微命,當以捐軀保奏。”
    459

    杖鉞一方

    成語拼音:
    zhàng yuè yī fāng
    成語解釋:
    杖鉞:手持黃色大斧,表示威力。比喻掌握兵權或鎮守一方
    成語出處:
    《尚書·牧哲》:“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460

    長幼有序

    成語拼音:
    zhǎng yòu yǒu xù
    成語解釋:
    指年長者和年幼者之間的先后尊卑。同“長幼有敘”。
    成語出處:
    《荀子 君子篇》:“故尚賢使能,則主尊下安;貴賤有等,則令行而不流;親疏有分,則施行而不悖;長幼有序,則事業捷成而有所休。”
    * zhang成語,zhang的成語,帶zh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