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ai的成語 (403個)

    281

    心在魏闕

    成語拼音:
    xīn zài wèi què
    成語解釋:
    《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謂臣民心在朝廷,關心國事。魏闕,古代天子和諸侯宮外的樓觀,其下懸布法令,因以代稱朝廷。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282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成語出處: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蓋項莊之劍,志在沛公,青島之用兵,不在報德之前仇,非在履英之盟約,殆欲借端以樹兵威于我大陸,作強暴要索之先聲耳。”
    283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成語拼音:
    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成語解釋:
    有賢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284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養兵:指供養訓練士兵;千日:指長時間。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0回:“朝廷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
    285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同“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一回:“盧俊義聽了大怒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許多推故。’”
    286

    遺臭萬載

    成語拼音:
    yí chòu wàn zǎi
    成語解釋:
    死后惡名流傳,永遠受人唾罵。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桓溫]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287

    一而再,再而三

    成語拼音:
    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
    成語解釋: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109回:“那廝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288

    養虎自貽災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zāi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同“養虎自遺患”。
    成語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289

    養軍千日,用在一時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師》:“嘗言‘養軍千日,用軍一時’。俺們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獸了。”
    290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卷上:“王賁啟奏曰:‘告陛下,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主公,可不道,養軍千日,用在一朝。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
    291

    羊毛出在羊身上

    成語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292

    一年半載

    成語拼音:
    yī nián bàn zǎi
    成語解釋:
    約計一年或半年。表示時間不長。
    成語出處: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293

    一年之計在于春

    成語拼音:
    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成語解釋:
    要在一年(或一天)開始時多做并做好工作,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礎。
    成語出處:
    南朝梁 蕭統《纂要》:“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94

    遺寢載懷

    成語拼音:
    yí qǐn zǎi huái
    成語解釋:
    謂心有所念而寢不安席。
    成語出處:
    唐·李元成《應賢良方正科對策》:“且猶郡邑公選,巖穴敷求,遺寢載懷,比歲臨問,佇經術以佐職,相藝能以建官,則古之坐明堂,議衢室,安可以儔清問之深也。”
    295

    音容如在

    成語拼音:
    yīn róng rú zài
    成語解釋: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成語出處:
    《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風流態,眠思夢想,音容如在。”
    296

    音容宛在

    成語拼音:
    yīn róng wǎn zài
    成語解釋:
    仿佛還聽到他的聲音,還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對死者的想念。
    成語出處:
    唐 李翱《祭吏部韓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攪腸,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297

    一時千載

    成語拼音:
    yī shí qiān zǎi
    成語解釋: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極言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
    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298

    怨聲載道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語解釋:
    載:充滿;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299

    怨聲載路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zài lù
    成語解釋: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成語出處:
    《舊唐書·張廷珪傳》:“州縣征輸,星火逼迫,或謀計靡所,或鬻賣以充,怨聲載路,私氣未洽。”
    300

    一歲再赦

    成語拼音:
    yī suì zài shè
    成語解釋:
    見“一歲載赦”。
    成語出處:
    宋·范祖禹《唐鑒》卷三:“一歲再赦,善人喑啞。”
    * zai成語,zai的成語,帶zai的成語。
    chengrenyouxi